快訊

大立光驚傳遭搜索!9人涉內線交易遭帶回複訊 公司說話了

美中關稅協議有望?陸方才否認談判進行中 川普:習近平已打給我

教育部稱校園「大罷免」是公民活動 學者批:淪於詭辯

大罷免第二階段進入最後倒數,近日不少大專校院多有學生自發設立罷免攤位,但引起師生正反兩派激辯。圖/報系資料照
大罷免第二階段進入最後倒數,近日不少大專校院多有學生自發設立罷免攤位,但引起師生正反兩派激辯。圖/報系資料照

教育部長鄭英耀日前認為學生於校內擺放大罷免攤位屬學生言論自由、公民活動,非政黨活動,應予尊重,但教育部過去就曾函示說明教育基本法第六條內涵,敘明「請遵照教育基本法第六條教育中立原則,學校教職員工生不得從事下列活動。」受規範者即包含學生。學界也說,稱大罷免是公民活動而非政治活動是淪於詭辯。

函示指出,教職員工生不得從事的活動包括邀請候選人到學校造勢、助選,亦不得在上班或勤務時間從事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活動,以及其他違背教育中立、影響校園學習安寧的助選活動。

世新大學法律學院客座教授高思博表示,稱大罷免不是政治活動是公民活動未免太玩弄名詞。選舉、罷免兩者並列,都是憲法下的參政權,說大罷免是公民、政治活動兼具尚可,只稱是公民活動不是政治活動則淪於詭辯。

高思博也談到,大罷免是否適合在校園內舉行應從「場所原則」來看,場所原則同樣可用於醫院或公共運輸上,「不是內容不妥,而是場域不適合。」校園應讓師生教導、學習放心互動,因此才將校園視為中立場域,引起對立的事物應退出校園,否則會讓場所無法運作。

前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也表示,學生將大罷免定義為公民活動,想行使權益管不著,但不建議在校園內,「否則校園變成競技場了。」對教育環境、校園安寧有影響。

潘維大談到,學生在校內發動大罷免就免不了引起爭端,「校園內做這些活動比較不合適。」但於於校外發起,則當然屬於學生言論自由。

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方元沂則認為,函示主要針對政黨,如過去總統大選前也曾邀請政治人物入校和學生對談,多是由學生團體發起,因此屬性還是跟傳統的政黨活動不同,較傾向是公民自主在校園內發起的活動。

方元沂也談到,公民自發運動確實多少會受政治影響,但總體而言,由學生自主發起還是和政黨動員屬性不同,是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又校園也是開放空間,不同立場的學生也都有享有言論自由。

校園 罷免 言論自由

延伸閱讀

比特犬緊咬柴犬狠甩畫面曝光 眾人持棍棒驅趕「兩狗雙亡」

屏東比特犬緊咬柴犬不放 眾人解救2狗皆亡

「只看診不拿藥需付掛號費嗎?」醫怒問:你會去餐廳要求免費用餐嗎?

代工合約結束後 繼續使用有商標權的商品包裝或容器會侵權嗎?

相關新聞

大漢8月退場 跨縣市安置百生

花蓮大漢技術學院八月停辦走入歷史,扣掉應屆畢業生,預計約一百名學生分別被安置到位在台北的中國科技大學,以及宜蘭的佛光大學...

台大學生擺攤連署罷免 校長陳文章:都在校外

大罷免浪潮不斷,甚至有罷免團體進駐校園,被指在校園宣傳罷免已違反「選罷法」和「基本教育法」,日前更有罷團進入台灣大學校園...

國教院建議教科書言明 2758號決議未提中華民國或台灣

國家教育研究院近日舉辦審定本教科用書三方座談會議,會中達成兩項共識,建議歷史教科書呈現聯合國大會二七五八號決議文中英文史...

教育部稱校園「大罷免」是公民活動 學者批:淪於詭辯

教育部長鄭英耀日前認為學生於校內擺放大罷免攤位屬學生言論自由、公民活動,非政黨活動,應予尊重,但教育部過去就曾函示說明教...

大漢退場 教團:教部應追蹤學生修課狀況

大漢技術學院退場後,學生將被安置到佛光大學和中國科大,其中佛光大學承接多數四技學生,中國科大則負責碩士班學生。高教工會提...

青年基本法預告期滿 范雲籲納入「18歲公民權」

「青年基本法」從2017年提出討論至今,教育部版本近日終於送院,立委范雲今天召開記者會呼籲,應透過青年基本法納入當年公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