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蝴蝶不侵台、熱低已消失 專家曝豪大雨狂炸南部原因

當「手機先吃」潮流當道 個性化餐廳成Z世代新飲食宣言

54歲三高男「完全沒吃藥」靠自律逆轉高血壓、糖尿病和膽固醇異常

家長憂混淆學生國家認同 教育部將編教材識讀中國威脅

教育部長鄭英耀指出,目前教育部透過社會、公民、歷史等學科的輔導團老師,編撰相關教材,內容包含國家認同、識讀中國威脅、國際情勢。記者李芯/攝影
教育部長鄭英耀指出,目前教育部透過社會、公民、歷史等學科的輔導團老師,編撰相關教材,內容包含國家認同、識讀中國威脅、國際情勢。記者李芯/攝影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日邀請教育部長鄭英耀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立委林宜瑾表示,有國小教師向班上學生說:「我們是中國人」,雖然自我認同沒有錯,但擔心學校老師會利用教育手段試圖混淆學生國家認同。鄭英耀指出,目前教育部已經召集社會學科教師編撰教材,內容包含國家認同、識讀中國威脅、國際情勢等,盼暑假前開發完成,給學生正確資訊。

近期北一女中教師區桂芝言論引發爭議,林宜瑾表示,尊重區老師的民族及國家認同,但接到關心教育的家長擔心孩子的認知會受到影響;也有家長指出,國小三年級孩子的班導在班上說「我們是中國人」,台灣雖是自由民主的國家,但若要讓孩子理解身分認同問題,老師也應做多角度說明讓孩子自己思考,而不是只有單一角度。何況中國是反滲透法所定義的境外敵對勢力,自我認同沒有錯,但如果因此為境外勢力做宣傳,就會非常嚴重。

林宜瑾提問,國中以下的孩子國家意識最容易受到左右,當學生、家長遇到學校老師用教育手段試圖混淆國家認同,為敵對勢力宣傳,要如何因應?鄭英耀表示,加強中小學生的國家認同,愛護、守護自己生存的地方,是教育人最基本的。在文化上可以有偏好,但身為教育工作者,必須遵循教育基本法秉持教育中立。

鄭英耀指出,目前教育部透過社會、公民、歷史等學科的輔導團老師,編撰相關教材,內容包含國家認同、識讀中國威脅、國際情勢,希望今年暑假之前能把教材開發出來;也希望有更多社會、公民、歷史老師參加研習,給學生正確歷史史觀、資訊,而不是容易被混淆的概念。

鄭英耀 林宜瑾 教師

延伸閱讀

大學校園擺攤支持大罷免連署 鄭英耀:學生言論自由應給尊重

中小學全英語上英語課 實施比率近7成

紐西蘭女足退賽風波 鄭世忠:撤銷足協300萬補助

聆聽青年政策需求 鄭英耀:青基法草案已公開徵詢意見

相關新聞

「高歌離席」不是成語!學子曝寫作文被打問號 原意跟「他」有關

在網路上經常可以看到「高歌離席」這個詞彙,然而近日有網友發現,這根本不是一句成語,甚至還有高中生把它寫進作文中,最後被老師用紅筆圈出並打上問號,才知道原來沒有這個詞。貼文曝光後,引發廣大回響。

遭爆未利益迴避、涉圖利 葉丙成本人回應了

鏡週刊今天報導,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上任後辦理「總統盃AI素養爭霸賽」未盡利益迴避之責,恐涉及圖利。對此,他今透過教育部...

教長鄭英耀上任周年 全教總題減少校園濫訴等3大訴求

今天是520,也是教育部長鄭英耀上任屆滿一周年,全教總提出減少校園濫訴、落實精緻教育、遏止私校小聯考等建議,盼教育部能透...

教部規定高中以下學生手機集中管理 名嘴師吐槽:天真還是無知?

教育部長鄭英耀14日宣布,今(2025)年9月開學後,高中以下學生進入學校得要將手機集中管理…

教育不能等!中央遲未核定竹縣高中經費 家長將陳情

新竹縣人口持續快速成長,面對即將到來的高中招生高峰,新竹縣府提出「高中五大方案」至行政院,以提升高中教育量能。不過,截至...

學生自傷頻傳 新北檢討提解方

新北板橋某國中半年內接連發生3起學生墜樓案,有議員主張校長應比照政務官負政治責任,也要求教育局強化發掘高風險個案、設計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