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MLB/山本由伸0.2局遭釀酒人打爆 日媒形容比韓國噩夢更恐怖

關稅不定!台股早盤下挫逾160點 台積電小跌5元至1065元

iPhone 17 Pro最新渲染圖曝光!全機採鋁合金、蘋果Logo換位置好不習慣

北市生生喝鮮奶今起試營運學生可至超商兌換 教育局視察曝「一狀況」

台北市「鮮奶週報-生生喝鮮奶」今起試營運,開放全市12.3萬名國小學童可憑數位學生證至六大通路免費兌換1瓶鮮奶或豆漿,教育局今天一早也赴各通路視察,有出現資格不符或拿錯品項遭扣款,會請通路及學校加強提醒。圖/北市教育局提供
台北市「鮮奶週報-生生喝鮮奶」今起試營運,開放全市12.3萬名國小學童可憑數位學生證至六大通路免費兌換1瓶鮮奶或豆漿,教育局今天一早也赴各通路視察,有出現資格不符或拿錯品項遭扣款,會請通路及學校加強提醒。圖/北市教育局提供

台北市「鮮奶週報-生生喝鮮奶」今天起試營運,開放全市12.3萬名國小學童可憑數位學生證至六大通路免費兌換1瓶鮮奶或豆漿,教育局今天一早也赴各通路視察,科長吳青娟表示,兌換大多沒問題,由於政策新上路,加上試辦不包含幼稚園學童,有出現資格不符或拿錯品項遭扣款,會請通路及學校加強提醒。

「鮮奶週報」共與六大通路(7-ELEVEN、OK、全家、全聯福利中心、美廉社、萊爾富)合作,全台超過1.5萬家門市提供28種鮮奶與豆漿品項,讓學童可以依個人喜好選擇不同品牌及種類,今天各超商準備充足貨源,門市內張貼指定兌換品項海報並設置兌換專區,讓學童輕鬆找到可兌換商品。

教育局表示,為確保計畫執行品質,已指派各區督學及同仁實地訪查,並結合家長代表等多方意見,蒐集試營運期間的寶貴意見與建議,上路首日,部分通路在商品櫃位陳列與標示、以及店員與櫃檯人員的操作熟練度等仍有精進空間,已迅速與通路商聯繫並協同改善,同時也學校加強宣導合作,學校端也加強宣導,提醒學生於兌換時需向店員告知,以避免發生悠遊卡誤扣情形。

體育及衛生保健科長吳青娟表示,今天上午分別到6大通路視察,反映情況並不多,但有發生小朋友拿錯品項或拿錯容量問題,加上店員還不熟悉,就有物扣款情況發現,已請店家將品項海報張貼顯眼處,並請學校和學生宣導對換前務必說通關密語「我要換牛奶」,讓店員可以先確認,避免拿錯品項導致扣款情況發生。

教育局強調,此次試營運不僅是為讓學童提前體驗兌換流程,更藉由實際操作全面性評估,以確保計畫能在4月14日正式上線後順利運行,將根據試營運期間回饋,適時調整兌換機制,讓學童擁有更便捷的服務體驗,局長湯志民也將在今下午至學區門市,確認兌領情況。

台北市「鮮奶週報-生生喝鮮奶」今起試營運,開放全市12.3萬名國小學童可憑數位學生證至六大通路免費兌換1瓶鮮奶或豆漿,教育局今天一早也赴各通路視察,有出現資格不符或拿錯品項遭扣款,會請通路及學校加強提醒。圖/北市教育局提供
台北市「鮮奶週報-生生喝鮮奶」今起試營運,開放全市12.3萬名國小學童可憑數位學生證至六大通路免費兌換1瓶鮮奶或豆漿,教育局今天一早也赴各通路視察,有出現資格不符或拿錯品項遭扣款,會請通路及學校加強提醒。圖/北市教育局提供

店員 教育局 鮮奶

延伸閱讀

生生喝鮮乳今上線 蔣萬安曝可能狀況 滾動調整修正

北市「鮮奶周報」7日上路 持國小學生證6通路免費換

議員指學校家長會規範寬鬆 北市教育局:法規明確

「班班有鮮奶」停辦 彰縣「生生有鮮奶」今起供應

相關新聞

國防藥學系招生人數12年增3倍 藥師:供需失衡非民眾之福

日前教育部允許國內三家學士後醫學系新增招生名額,引發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主持會議,協調衛福部與教育部,維持國內130...

醫師增名額爭議未止 29醫團聲明「反對招生黑箱灌水」

近期清華、中興、中山三校醫學系名額擴增爭議,已不僅是技術問題,而是牽涉制度邏輯是否被顛覆、政策承諾是否遭破壞的嚴重議題。...

遭控經歷涉假 台大副校長:爆料非事實、將採法律行動

國立台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被爆料,她聲稱研究獲得數個國際通訊標準認證,但經歷涉嫌誇大不實。廖今天透過律師提出聲明,指未有違...

葉丙成請假接受性平案調查滿一個月 教育部:調查進行中葉持續請假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臉書發文涉洩露學生性平案個資,民進黨立委要求將其送性平會調查,葉丙成後來請假一個月,教育部性別平等教...

繁星錄取台大醫高中生科展作品遭撤獎 中市教育局說話了

台中一名高中生今年繁星錄取台大醫學系,其科展得獎作品被認定違反研究倫理,遭撤銷參賽資格與獎項;台灣大學將開會討論該生錄取...

「高歌離席」不是成語!學子曝寫作文被打問號 原意跟「他」有關

在網路上經常可以看到「高歌離席」這個詞彙,然而近日有網友發現,這根本不是一句成語,甚至還有高中生把它寫進作文中,最後被老師用紅筆圈出並打上問號,才知道原來沒有這個詞。貼文曝光後,引發廣大回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