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北市校園霸凌、性平通報增 9成難成案

北市校園霸凌與性平通報近年大幅增加,但9成無法成案,成案量僅1成,有校長坦言,每案狀況不一,行政人員壓力很大,急需一套明確指引。議員要求增加親師信任度,共同解決問題,教育局允諾,會發「懶人包」給家長分辨偏差行為,並增強校內人員知能。
教育局統計,校園發生霸凌及性平事件從2022年到2024年通報案分別為1309件、1791件、2459件,但實際成案數分別為184件、273件、287件,成案率大約1成上下。
北市數位實驗高中校長賴宏銓表示,不管是性平、霸凌每案子狀況都不一樣,學校行政人員都必須從頭調查判定,學校人員除教學以外,需投入更多心力處理事件,長期下來讓行政人員壓力很大,需一套明確指引,協助解決問題。
議員曾獻瑩說,目前親師間互動管道相對有限,常常因為彼此不夠了解,信任度不足,添增許多申訴案,教育局應打造良好的親師互動環境,當問題剛發生時,雙方可以坐下來討論從源頭做起,才可以減輕教育現場負擔。
教育局長湯志民表示,現行規定若接獲相關事件,必須24小時內通報,否則會被開罰,也讓校內老師敏感度更高,增加通報量;每一個案都需調查、訪談對於行政人員也產生不小負擔,該如何降低校園內衝突,要讓家長了解哪些屬於孩子偏差行為,親師間溝通也很重要,才能有效降低個案。
湯志民說,教育局也發布校園性別與霸凌事件處理流程懶人包,讓家長能快速地知悉學校處理事件流程,也引導家長關心孩子。
教育局說,今年3月舉辦4梯次「校園事件處理機制研習」,邀請具豐富經驗、調查人才庫專業的校長擔任講師,提升發生事情時學校應變能力,暑假也會增加場次,並研擬擴大到行政主任、老師也能參加講習。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