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削弱NASA引憂慮、中歐加速布局 太空為何成全球各國爭搶戰場?

亞洲成關稅刀下首波祭旗 台灣讓利仍難逃川普雙重壓力

高雄全台首座超級電池工廠大火 含警消16人送醫、小港區空汙警報

學生對性別及霸凌敏感度增 北市強化親師合作

北市教育局統計近3年校園事件主要為性別事件和霸凌,前者以性騷擾最多,霸凌則以肢體或言語型態較多;隨著學生敏感度提升,教職員專業知能也要加強,並強化親師合作。

依據北市教育局統計,近3年校園性別事件調查成立的比例約維持在通報案件的10%(113年為12%),疑似案件通報量每年增加趨勢;以學生學程分布,國中約占45%,高於高中與國小;以行為樣態分析,性騷擾行為最多,占性別事件近85%。

而近3年校園霸凌事件調查成立的比例約維持在通報案件的10%(113年為8.6%、112年為14.3%),疑似案件通報量每年增加趨勢,以學生學程分布,國中約占了50%,相較高於高中與國小;以行為樣態分析,肢體霸凌或言語霸凌的件數較多。

教育局指出,從數據顯示學生對校園霸凌或性別事件的敏感度有所成長,此外,調查成立的比例維持在約10%,90%案件經調查不成立,反映出降低校園內衝突、營造友善學習環境的重要性。

教育局長湯志民說,首要任務為預防,也不希望教職員詢問當事人的方式僵化、最後淪為表面程序,提升學校人員事件調查處遇的知能非常重要。

教育局表示,為提升各校校長處理性別事件的專業度,於112年起即鼓勵並開辦數場「校園性別事件調查專業人員培訓班」;今年更首度規劃辦理4梯次增能研習,透過實務情境模擬及案例分析等方式,強化學校人員處理校園事件的應變能力,同時為強化親師合作,針對家長發布面對校園事件的應對指南,包含性別事件或霸凌事件的流程,以及如何幫助子女、提供支持、避免二次傷害等。

教育局說,為更精準掌握各校狀況,導入數據管理模式,透過系統化分析近幾年校園事件相關數據,掌握各校校園事件發生狀況,數據作為各校制定預防策略的重要依據。

後續也將由教育局駐區督學積極介入輔導,針對數據顯示高風險的學校,提供專業支持和協助,協助學校建立完善的預防機制。

此外,教育局也將各校對於校園事件的預防成效,納入學校教育品質的重點內容,作為評估學校辦學績效的重要指標之一。

教育局說,系統性彙整相關法規及解釋函,提供學校一線人員清晰的法律指引,並提醒各校於事件發生的即時處理、檢舉、受理、調和或調查、輔導、審議等過程,乃至於後續的救濟或陳情管道,皆須確實落實法治程序並妥善處理。

校園 教育局 性別

延伸閱讀

嘉義人炸鍋!傳鄉親有意領養北市咬人比特犬 縣市府回應了

疑違法收保證金...東山高中稱雙方合意 教育局令改善「最重停辦」

獨/私立東山高中爆收保證金放棄不退費 家長控不符規定

天龍國小學搞霸凌!班長嗆外交官小孩:你們印尼人不就是掃廁所的嗎?

相關新聞

國防藥學系招生人數12年增3倍 藥師:供需失衡非民眾之福

日前教育部允許國內三家學士後醫學系新增招生名額,引發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主持會議,協調衛福部與教育部,維持國內130...

醫師增名額爭議未止 29醫團聲明「反對招生黑箱灌水」

近期清華、中興、中山三校醫學系名額擴增爭議,已不僅是技術問題,而是牽涉制度邏輯是否被顛覆、政策承諾是否遭破壞的嚴重議題。...

遭控經歷涉假 台大副校長:爆料非事實、將採法律行動

國立台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被爆料,她聲稱研究獲得數個國際通訊標準認證,但經歷涉嫌誇大不實。廖今天透過律師提出聲明,指未有違...

葉丙成請假接受性平案調查滿一個月 教育部:調查進行中葉持續請假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臉書發文涉洩露學生性平案個資,民進黨立委要求將其送性平會調查,葉丙成後來請假一個月,教育部性別平等教...

繁星錄取台大醫高中生科展作品遭撤獎 中市教育局說話了

台中一名高中生今年繁星錄取台大醫學系,其科展得獎作品被認定違反研究倫理,遭撤銷參賽資格與獎項;台灣大學將開會討論該生錄取...

「高歌離席」不是成語!學子曝寫作文被打問號 原意跟「他」有關

在網路上經常可以看到「高歌離席」這個詞彙,然而近日有網友發現,這根本不是一句成語,甚至還有高中生把它寫進作文中,最後被老師用紅筆圈出並打上問號,才知道原來沒有這個詞。貼文曝光後,引發廣大回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