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美軍成功打擊伊朗3處核設施包括福爾多!戰機全數平安撤退

喊話另一半!Joeman曝全新2025「男人的禮物」:會愛你一輩子

懶人包/台鐵明起漲價改點!遺失物迴送費變貴 花東優惠也上路

批沒諾貝爾獎丟臉 吳誠文:盼破除論文發表數迷思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日前出席大專校院校長會議,提到全國科研經費、基礎科研預算皆有成長,讓大學無後顧之憂,且台灣經濟實力已非小國,但本土努力了幾十年仍未有諾貝爾獎得主,批評「真是丟臉」,引發熱議。記者李芯/攝影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日前出席大專校院校長會議,提到全國科研經費、基礎科研預算皆有成長,讓大學無後顧之憂,且台灣經濟實力已非小國,但本土努力了幾十年仍未有諾貝爾獎得主,批評「真是丟臉」,引發熱議。記者李芯/攝影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日前在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上,批評台灣學界未有諾貝爾獎得主「真是丟臉」。今有立委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關心此事,立委指出,台灣學界長期受論文升等制度影響,缺乏長期研究與國際交流,期盼國科會推動改革。吳誠文強調,此言是為提醒大學檢討機制,避免過度追求論文數量影響研究發展,國科會持續支持基礎研究,未來將盡力提升研究計畫額度與主持費,並與教育部合作改善學界待遇。

吳誠文日前出席大專校院校長會議,提到全國科研經費、基礎科研預算皆有成長,讓大學無後顧之憂,且台灣經濟實力已非小國,但本土努力了幾十年仍未有諾貝爾獎得主,批評「真是丟臉」,引發熱議。立法院教文會邀請吳誠文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又被問到此事,吳再次強調,這句話是提醒大學校長要檢討機制、自我鬆綁。

立委羅廷瑋指出,在現行制度下,教授為了升等拚論文數量,沒有長期研究,且國際學術交流不足,我國學者身在頂尖國際組織比率低。不過,做研究是馬拉松,非靠單打獨鬥就能成功,盼吳誠文能協助改革,透過制度改善現況。

吳誠文表示,國科會長期支持多年期研究,所以「沒有長期研究」不是理由,重點是大學自行設定標準,以論文發表數量判斷對老師的獎勵,這種自我限制的做法是不對的。論文發表是傳遞研究成果的管道之一,公開演講、參加討論會也是,期待能破除論文發表數的迷思。

立委柯志恩也同意,把論文產量當成升等指標並不公平,太多學者為了拿到研究獎勵,有很多自己的「撇步」,為了符合指標不好好深化研究。不過,要拿諾貝爾獎必須在基礎研究投入更多心力,國科會基礎研究經費雖有增加,但占比從2014年的31%,下降到2023年的26%,目前投注最多的是「技術發展」項目。

吳誠文解釋,投注最多在技術發展,是因應用研究人口增加多,而基礎研究的人力、數量變化不大,其實人均研究經費都增加。國科會將盡力提升學者研究計劃額度、主持費,至於教育體系的薪資問題,則盼教育部一起努力。

諾貝爾獎 國科會 吳誠文

延伸閱讀

政府AI誰主責?吳誠文:國科會主科研 數發部負責監理

AI主責整碗被捧走?吳誠文:國科會主AI科研 數位部負責應用監理

AI基本法整碗捧給數發部?國科會:因AI應用涉及國家安全、高風險管理

又被爆涉槍擊案小混混?羅廷瑋:拜託不要肉搜我的家人

相關新聞

「高歌離席」不是成語!學子曝寫作文被打問號 原意跟「他」有關

在網路上經常可以看到「高歌離席」這個詞彙,然而近日有網友發現,這根本不是一句成語,甚至還有高中生把它寫進作文中,最後被老師用紅筆圈出並打上問號,才知道原來沒有這個詞。貼文曝光後,引發廣大回響。

遭爆未利益迴避、涉圖利 葉丙成本人回應了

鏡週刊今天報導,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上任後辦理「總統盃AI素養爭霸賽」未盡利益迴避之責,恐涉及圖利。對此,他今透過教育部...

教長鄭英耀上任周年 全教總題減少校園濫訴等3大訴求

今天是520,也是教育部長鄭英耀上任屆滿一周年,全教總提出減少校園濫訴、落實精緻教育、遏止私校小聯考等建議,盼教育部能透...

教部規定高中以下學生手機集中管理 名嘴師吐槽:天真還是無知?

教育部長鄭英耀14日宣布,今(2025)年9月開學後,高中以下學生進入學校得要將手機集中管理…

教育不能等!中央遲未核定竹縣高中經費 家長將陳情

新竹縣人口持續快速成長,面對即將到來的高中招生高峰,新竹縣府提出「高中五大方案」至行政院,以提升高中教育量能。不過,截至...

學生自傷頻傳 新北檢討提解方

新北板橋某國中半年內接連發生3起學生墜樓案,有議員主張校長應比照政務官負政治責任,也要求教育局強化發掘高風險個案、設計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