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盟:過半國中生感壓力 易有情緒問題及身心症狀
兒盟今天公布台灣青少年心理健康調查,過半數(54.3%)國中生承受著對未來的壓力,而這些感到壓力的學生出現情緒問題是未感受到相同壓力學生的2倍、出現身心症狀的比例更高出3.5倍。
兒盟進一步說明,根據調查,有16.4%的學生每週超過一次感到情緒低落,等同於平均每班有2至3名學生有相關困擾。
國中生最常見的情緒困擾包括易怒、緊張、過度憂慮、害怕、無法控制焦慮及難以放鬆等,進一步引發生理症狀,有近1成學生面臨每週超過一次入睡困難與頭痛等問題。
調查發現,過半數國中生對未來感到壓力,或給自己壓力以達到未來目標,而這些學生出現情緒問題的比例是其他人的2倍,出現多重身心症狀的情形更高達3.5倍;長期睡眠不足與身心疲憊成為常態,學業與健康難以取得平衡,直接影響了生活品質與學習成效。
調查也發現,青少年每天使用社群的時間長達5小時,約37.7%的青少年存在社群媒體沉迷問題,他們出現情緒困擾的比例是非沉迷者的近2倍,出現多重身心症狀的可能性更高達3倍。
然而調查顯示,僅64.3%的國中生認為自己能輕鬆與媽媽溝通心事,爸爸更僅有50.4%;也只有不到半數的國中生表示自己能與家人討論問題。
兒盟建議,教育部應擴增線上輔導資源,政府也應研議將心理健康評量納入學生定期篩檢項目;同時呼籲家長不僅要培養自身運動習慣,更要陪伴孩子運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