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代理教師月薪加到6萬 敘薪制恐掀人力大洗牌

抖音網紅自稱要在426凱道遊行「喊打」製造混亂 !警方要查

金門縣長陳福海視察柏村國小 將投1億建全國首座老幼共融教學樓

金門縣長陳福海(中)在柏村國小校園和許雪芳校長(右五)帶領的團隊合影。圖/民眾提供
金門縣長陳福海(中)在柏村國小校園和許雪芳校長(右五)帶領的團隊合影。圖/民眾提供

金門縣長陳福海昨日率領縣府團隊前往柏村國小,視察老幼共融大樓選址及規劃進度,宣布縣府將投入一億元,分四期完成柏村國小整體改建工程,預計115年上半年動工,3年內完工,陳福海表示,小孩和老人是金門社會與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成員和課題,一方在教育、一方在社會福利,只要是人口成長區,政府絕對投注有效地建設在人民身上。

隨著料羅、庵邊等地建案增加,吸引許多台灣年輕家庭移居金門東半島,柏村國小學區人口持續增長,學生人數逐年攀升,幼兒園招生甚至需抽籤。陳福海昨偕同參議王登緯、教育處長孫麗琪等人到柏村國小複勘幼兒園「老幼共融大樓」選地及工程規劃,聽許柏村國小校長許雪芳的說明。

許雪芳校長表示,柏村校地雖不算大,只要有用心的團隊,一定能夠突破現有的現況,許雪芳也說,幼兒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初始階段,提升幼兒教育品質是當務之急,感謝縣府協助總共規畫4階段的校園改建,投注建設經費總金額一億元,幼兒教育品質提升,將來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肯定也會跟著提升。她也提及,老幼共融大樓將結合教育與福利,打造金門獨有的優質學習空間。

陳福海指出,柏村國小的成長展現地方發展潛力,縣府將全力支持學校提升教育環境,並強調「教育不能等,該做就要去做」。

老幼共融大樓將設於柏村國小東南側,規劃6間教室、1間老幼共融教室及活動教室,並設置綠地與自然開放空間,融入幼兒自然教育理念,大樓的設計目標是促進幼兒與社區老人間的跨世代互動,透過「老幼共學計畫」,建立互助與情感連結,改善世代疏離問題。

此計畫分四期進行,包含細部規劃、校園老舊建築拆除、共融大樓主體施工及相關配套工程,總經費達一億元,大樓完工後,將成為金門教育與福利融合的典範。

柏村國小幼兒園自109年起開辦兩歲幼幼班,並結合閩南語沉浸教學及在地文化主題課程,深受家長好評,縣府計畫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提升幼兒教育品質,讓教育資源從零歲起扎根。

陳福海強調,縣府在財政有限的情況下,優先投入幼兒教育建設,並支持五鄉鎮學區均衡發展,包括湖埔、賢庵、沙小附幼及烈嶼國中附幼等校園的建設計畫,為金門的下一代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金門縣長陳福海(左五)、教育處長孫麗琪(左三)到柏村國小複勘「老幼共融大樓」選地及工程規劃,聽許柏村國小校長許雪芳(左四)說明。圖/民眾提供
金門縣長陳福海(左五)、教育處長孫麗琪(左三)到柏村國小複勘「老幼共融大樓」選地及工程規劃,聽許柏村國小校長許雪芳(左四)說明。圖/民眾提供

幼兒園 金門 陳福海

延伸閱讀

金門縣警察局舉行交接典禮 黃壬聰接任局長

金門縣府新任主官布達交接 葉于綺與陳榮昌正式上任

金門縣政府公布新年度人事異動名單 議員期待新氣象

金門高陽路兩機車衝撞「零件灑滿地」 釀一死一重傷

相關新聞

大漢8月退場 跨縣市安置百生

花蓮大漢技術學院八月停辦走入歷史,扣掉應屆畢業生,預計約一百名學生分別被安置到位在台北的中國科技大學,以及宜蘭的佛光大學...

台大學生擺攤連署罷免 校長陳文章:都在校外

大罷免浪潮不斷,甚至有罷免團體進駐校園,被指在校園宣傳罷免已違反「選罷法」和「基本教育法」,日前更有罷團進入台灣大學校園...

國教院建議教科書言明 2758號決議未提中華民國或台灣

國家教育研究院近日舉辦審定本教科用書三方座談會議,會中達成兩項共識,建議歷史教科書呈現聯合國大會二七五八號決議文中英文史...

教育部稱校園「大罷免」是公民活動 學者批:淪於詭辯

教育部長鄭英耀日前認為學生於校內擺放大罷免攤位屬學生言論自由、公民活動,非政黨活動,應予尊重,但教育部過去就曾函示說明教...

爭教師離線權 教團籲先加導師費

教師「離線權」話題近來吵得沸沸揚揚,第一線教育現場認為,導師承擔大量班級經營與溝通責任,最需離線權保障。教團直言,即時通...

回響/非六都高中職 減招門檻放寬

本報去年報導,非六都縣市因人口外流與少子化,全台已有十八所公立高中職向教育部提出調降班級人數。教育部日前修正「高級中等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