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薇帕颱風花蓮雨勢超大 男疑視線不佳撞死行人

吃飯聊政治被隔壁桌打?台北知名溫體牛員工爆動粗 店家速發聲明滅火

乳癌權威周佳正車禍殞命 網友感念他「每次門診額滿卻加號,只怕病人白跑」

金門縣長陳福海視察柏村國小 將投1億建全國首座老幼共融教學樓

金門縣長陳福海(中)在柏村國小校園和許雪芳校長(右五)帶領的團隊合影。圖/民眾提供
金門縣長陳福海(中)在柏村國小校園和許雪芳校長(右五)帶領的團隊合影。圖/民眾提供

金門縣長陳福海昨日率領縣府團隊前往柏村國小,視察老幼共融大樓選址及規劃進度,宣布縣府將投入一億元,分四期完成柏村國小整體改建工程,預計115年上半年動工,3年內完工,陳福海表示,小孩和老人是金門社會與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成員和課題,一方在教育、一方在社會福利,只要是人口成長區,政府絕對投注有效地建設在人民身上。

隨著料羅、庵邊等地建案增加,吸引許多台灣年輕家庭移居金門東半島,柏村國小學區人口持續增長,學生人數逐年攀升,幼兒園招生甚至需抽籤。陳福海昨偕同參議王登緯、教育處長孫麗琪等人到柏村國小複勘幼兒園「老幼共融大樓」選地及工程規劃,聽許柏村國小校長許雪芳的說明。

許雪芳校長表示,柏村校地雖不算大,只要有用心的團隊,一定能夠突破現有的現況,許雪芳也說,幼兒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初始階段,提升幼兒教育品質是當務之急,感謝縣府協助總共規畫4階段的校園改建,投注建設經費總金額一億元,幼兒教育品質提升,將來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肯定也會跟著提升。她也提及,老幼共融大樓將結合教育與福利,打造金門獨有的優質學習空間。

陳福海指出,柏村國小的成長展現地方發展潛力,縣府將全力支持學校提升教育環境,並強調「教育不能等,該做就要去做」。

老幼共融大樓將設於柏村國小東南側,規劃6間教室、1間老幼共融教室及活動教室,並設置綠地與自然開放空間,融入幼兒自然教育理念,大樓的設計目標是促進幼兒與社區老人間的跨世代互動,透過「老幼共學計畫」,建立互助與情感連結,改善世代疏離問題。

此計畫分四期進行,包含細部規劃、校園老舊建築拆除、共融大樓主體施工及相關配套工程,總經費達一億元,大樓完工後,將成為金門教育與福利融合的典範。

柏村國小幼兒園自109年起開辦兩歲幼幼班,並結合閩南語沉浸教學及在地文化主題課程,深受家長好評,縣府計畫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提升幼兒教育品質,讓教育資源從零歲起扎根。

陳福海強調,縣府在財政有限的情況下,優先投入幼兒教育建設,並支持五鄉鎮學區均衡發展,包括湖埔、賢庵、沙小附幼及烈嶼國中附幼等校園的建設計畫,為金門的下一代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金門縣長陳福海(左五)、教育處長孫麗琪(左三)到柏村國小複勘「老幼共融大樓」選地及工程規劃,聽許柏村國小校長許雪芳(左四)說明。圖/民眾提供
金門縣長陳福海(左五)、教育處長孫麗琪(左三)到柏村國小複勘「老幼共融大樓」選地及工程規劃,聽許柏村國小校長許雪芳(左四)說明。圖/民眾提供

陳福海 金門 幼兒園

延伸閱讀

金門縣警察局舉行交接典禮 黃壬聰接任局長

金門縣府新任主官布達交接 葉于綺與陳榮昌正式上任

金門縣政府公布新年度人事異動名單 議員期待新氣象

金門高陽路兩機車衝撞「零件灑滿地」 釀一死一重傷

相關新聞

國防藥學系招生人數12年增3倍 藥師:供需失衡非民眾之福

日前教育部允許國內三家學士後醫學系新增招生名額,引發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主持會議,協調衛福部與教育部,維持國內130...

醫師增名額爭議未止 29醫團聲明「反對招生黑箱灌水」

近期清華、中興、中山三校醫學系名額擴增爭議,已不僅是技術問題,而是牽涉制度邏輯是否被顛覆、政策承諾是否遭破壞的嚴重議題。...

遭控經歷涉假 台大副校長:爆料非事實、將採法律行動

國立台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被爆料,她聲稱研究獲得數個國際通訊標準認證,但經歷涉嫌誇大不實。廖今天透過律師提出聲明,指未有違...

葉丙成請假接受性平案調查滿一個月 教育部:調查進行中葉持續請假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臉書發文涉洩露學生性平案個資,民進黨立委要求將其送性平會調查,葉丙成後來請假一個月,教育部性別平等教...

繁星錄取台大醫高中生科展作品遭撤獎 中市教育局說話了

台中一名高中生今年繁星錄取台大醫學系,其科展得獎作品被認定違反研究倫理,遭撤銷參賽資格與獎項;台灣大學將開會討論該生錄取...

「高歌離席」不是成語!學子曝寫作文被打問號 原意跟「他」有關

在網路上經常可以看到「高歌離席」這個詞彙,然而近日有網友發現,這根本不是一句成語,甚至還有高中生把它寫進作文中,最後被老師用紅筆圈出並打上問號,才知道原來沒有這個詞。貼文曝光後,引發廣大回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