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就職典禮移室內「逾萬賓客減到700人」!維安重新布局

高中模擬考分數超差…她1心法學測衝上頂大:不到最後別輕言「我不行」

李玟50歲冥誕!二姊淚思妹「妳永遠是那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

偏鄉代理師進修難 教育部114學年將開11偏遠地區學分班

關注偏鄉師培議題之民間團體共同發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師資培育支持系統建言公聽會」,盼望彙集專家、民間及第一線教學現場的聲音,推動並完善後續修法工作。本場公聽會獲得朝野立法委員到場支持與聲援。記者曾吉松/攝影
關注偏鄉師培議題之民間團體共同發起「《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師資培育支持系統建言公聽會」,盼望彙集專家、民間及第一線教學現場的聲音,推動並完善後續修法工作。本場公聽會獲得朝野立法委員到場支持與聲援。記者曾吉松/攝影

近年各縣市教甄開缺多,偏鄉教師流失問題更加受到關注。有現場老師反映,偏鄉任教多年的無證代理老師想透過在職進修取得教師證,來提升教學能力並提高薪水,但現有的教育學分班往往配合不上工作時間和地點。對此,教育部表示114學年會開設11個偏遠地區學士後教育學分班,一個班招收45人,將在2、3月與師培大學討論。

今日多個教育團體召開記者會,討論偏鄉師資培育改革議題。實現會社執行長蔡東乘進行25所偏遠地區學校共441名教師的追蹤調查,發現到偏鄉任職前兩年就會流失36.7%,沒有教師證者前兩年流失率甚至達57%,即便是正式老師,初任4年的流失率也高達46.4%。

要穩定偏鄉師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前校長、大考中心主任張新仁認為應結合中央與地方政府、師培大學和社會公益資源,讓老師留任並提高教學品質,支援偏鄉教師在地化專業成長,如瑩光教育協會、財團法人為台灣而教教育基金會(TFT)都有類似資源。

對此,配合偏鄉老師上課時間,台南大學開設偏遠地區學校學士後教育學分班,寒暑假開實體課、學期間開夜間線上課程,讓偏鄉無證老師也能進修進而取得教師證。但桃園市復興區巴崚國小教師拉並・瓦歷斯分享,就算只有寒暑假到台南上課,仍須考量租屋、家庭問題,對於極偏又在北部的老師來說是極度困難的選擇。

今年學校有給予彈性,讓拉並・瓦歷斯能夠暫時停止學校職務,全心投入進修教程,但礙於家庭經濟考量也無法配合。她最後選擇利用下班時間在新竹清華大學進修,往往回到家已經凌晨,隔天還得上班,讓她感嘆,對偏鄉老師來說,進修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教育部師藝司長武曉霞說,教育部根據師資培育法第8條規定,開始規劃提供進修機會給具有一定年資的代理教師,並將兼顧北中南的需求。她在會後受訪時進一步指出,師資培育審議委員會今年通過,114學年國小、國中加起來會開設11個偏遠地區學士後教育學分班,一個班招收45人,將在2、3月與師培大學討論開設。

現行「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提供服務8年的偏鄉教師7萬元「久任獎金」,曾遭譏是「久等獎金」,國教署長彭富源今日也提到,獎金的年段未來可能會再切細一點,讓有意願久任的老師得到即時的回饋。

代理教師 偏鄉教育 教育部

延伸閱讀

高中數理及資訊競賽決賽299生參與 培育奧林匹亞明日之星

壯世代福音!中正大學試辦「第三人生大學」 開設高齡照護等課程

114年公費留學考試日程 3月前公告學門、10月筆試

大陸明星趙露思母校明道大學何去何從?彰化立委盼地方接管

相關新聞

偏鄉代理師進修難 教育部114學年將開11偏遠地區學分班

近年各縣市教甄開缺多,偏鄉教師流失問題更加受到關注。有現場老師反映,偏鄉任教多年的無證代理老師想透過在職進修取得教師證,...

情緒管控不佳 新北校長恐丟師鐸獎

新北市板橋某國中曾獲師鐸獎的范姓校長遭控霸凌代理教師,新北教育局調查結果卻不成立。代理教師工會昨陪同該代理教師開記者會;...

原圖中心無預警閉館 研究生傻眼

蒐集並組織台灣原住民族相關各類型資料的台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日前無預警宣布即起暫時閉館,連同兩個原民圖資網站也都一併...

缺偏鄉師7年未解 學者:增公費待遇

近年教甄開缺多,偏鄉教師流失問題愈見嚴重,有老師反映,偏鄉任教多年的無證代理老師想透過在職進修取得教師證,但現有的教育學...

高教工會:7成大學無職場霸凌處理期限

職場霸凌成案後,霸凌者仍能在原單位擔任主管施壓同仁?高教工會昨召開記者會揭露,卅所大學之中,有七成針對職場霸凌事件沒有處...

第三人生大學試辦計畫 高齡學生適用學保

高齡學生「帶病投保」,曾影響業者投標中小學學生保險的意願。教育部針對55歲以上推「第三人生大學試辦計畫」,參與民眾都適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