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學測首日決戰理組! 數A、自然科登場 注意事項一次看

苗博雅直播批藍白 觀眾call in直球問:執行死刑 沒譴責賴清德?

冷氣團+輻射冷卻發威 苗栗大河3.5度、新竹峨眉5.7度極端低溫

再提3+2新五專 葉丙成:技職學生是AI時代最需要的人才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勉勵技職學生,並強調教職教育是人才培育的重要搖籃。記者張博瑞/攝影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勉勵技職學生,並強調教職教育是人才培育的重要搖籃。記者張博瑞/攝影

為表揚參加國際性記憶體能競賽表現優異,及專業證照等領域具傑出表現學生,教育部今舉辦「技職之光」頒獎典禮。教育部次長葉丙成出席勉勵同學並指出,面對變動快速的AI時代,技職學生樂於解決問題的特質就是這個世代最需要的人才。同時,他也再提教育部正在規畫的「3+2新五專」模式。

葉丙成提到,自己指導過許多技職體系出身的學生,這些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都不會找藉口、傾向自己解決,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好、面對事情的態度也棒,這些能力與特質正是AI時代需要的人才。

葉丙成也提到教育部將推動的「3+2新五專」模式。他說,透過技高和科大的合作,技高學生在高職學習3年後,就能「保送」到科大,在科大完成2年的課程,便可取得「副學士」學位,若仍想繼續升學,「3+2」再加2,就可取得學士學位。半工半讀、就業、就學都可彈性選擇。他強調,「技高的孩子將有最多的選擇。」而技高的老師也因免除升學壓力,將會是全台灣最幸福的老師,可以盡情開展開創性的教育,以更好的教學幫助孩子。

教育部指出,本屆技職之光共遴選34組、49人獲得表揚,其中12組「競賽卓越獎」,是參與國際性技藝競賽表現卓越者,包含「2024年第47屆國際技能競賽」為國爭光的2位金牌國手;22組「技職傑出獎」,則是在取得專業證照等領域具有傑出表現者。

本屆技職之光得主是來自來自明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的劉音棋、曾玟心。教育部介紹,其團隊設計的作品「RVVS遠距看診服務系統」,可以幫助獸醫進行大型牲畜遠距看診作業,並使用AI進行輔助辨識,解決獸醫人力不足的問題,該作品於2024年德國IF設計獎獲得「AWARD WINNER」獎項;另團隊所設計的「Uterus examiner」作品,可以幫助女生用衛生棉做簡易的子宮檢查,根據經血的顏色、血量、血塊大小,以此發現身體的異常,該作品也獲得2024年紅點設計獎「Red Dot Award」獎項。

教育部表示,技職之光邁入第20年,希望透過表揚活動,讓大家看到在技職教育也能夠創造許多成就,讓更多選讀技職領域的年輕學子能夠自主學習、適性發展,期許透過教育的力量,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說,「3+2新五專」模式推行後,技高的學生將在升學上有最多的選擇。記者張博瑞/攝影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說,「3+2新五專」模式推行後,技高的學生將在升學上有最多的選擇。記者張博瑞/攝影

教育部 葉丙成

延伸閱讀

葉丙成:台生缺非結構學習能力 盼培養自主學習

AI時代青年如何保有競爭力? 葉丙成提5大特質:鐵飯碗不一定永久存在

鼓勵學生多參賽 葉丙成:藉由參賽開拓視野、建立自信

高中生心智不成熟誰說的?蕭旭岑替葉丙成澄清

相關新聞

3+2五專8月上路 38校申辦

少子女趨勢下,愈來愈多學生選擇升學,技職教育面臨弱化危機,教育部規畫推動「三加二新五專模式專班」,國中生畢業後,可就讀高...

高科大遭爆考卷全簡體字、教授名片印「中國台灣省」 教育部回應了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期末考卷遭踢爆通篇使用簡體字,且另一名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兼任副教授,則在名片上印有「中國台灣...

學生可退出 科大憂專班白忙

教育部「三加二新五專模式專班」即將上路,不過有科大校長直言,為搶生源,多數學校都願意配合新政策,但現行規畫是學生隨時都可...

國立大學考卷竟全是大陸簡體字 校方:老師不察誤用

許多專院校進入期末考周,16周學制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竟也出現通篇全是簡體字考卷,引發學生議論。校方表示,動物組織...

台東專科學校註冊率未達6成 校方:努力朝多元方向招生

教育部今公布113學年各大專校院新生註冊率,有9所大專校院註冊率未達6成「淹水線」,其中國立台東專科學校註冊率僅36.5...

讀技職考取上百張證照! 34歲的他成建設公司「少年總仔」

年僅34歲的力信建設集團總經理江軍畢業於台科大建築系,國中畢業即進入大安高工,選擇技職教育讓他收穫上百證照,也讓他在工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