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她主張廢死!苗博雅臉書破5千網友灌爆 「賴清德有用人民的血暖民調嗎?」

國中生兒下公車被撞飛!陳國華原諒肇逃騎士原因曝

台中師生衝突 家長心痛:孩子在派出所緊張到指頭摳出血

台中市西區某國小師生上課發生磨擦,隔天教師報警,警方到校帶老師與小六生回派出所作筆錄,後依規移送少年法庭。示意圖(與當事人無關)/AI生成
台中市西區某國小師生上課發生磨擦,隔天教師報警,警方到校帶老師與小六生回派出所作筆錄,後依規移送少年法庭。示意圖(與當事人無關)/AI生成

台中市國小師生衝突事件,學生的母親今敘述事發經過,爸爸趕到派出所,看到孩子已經緊張到把雙手指頭都摳到流血,才知道是因老師不接受道歉竟然直接報警。

台中市某國小師生衝突事件,家長指出,3月26日,接到學校主任的電話,得知孩子在學校與老師發生衝突,當下非常重視,立即在電話中向老師道歉,並關心老師的狀況,老師回應「沒事!」跟老師道歉,老師也回應「收到!」讓他們稍感寬心。

然而,當孩子回家後,主動說明事情經過,並脫下上衣,讓他們看到他身上的傷痕與疼痛處。孩子清楚地模擬著與老師肢體上的衝突如何發生,被老師用雙手將上下半身折成90度,過度疼痛下意識揮動手中的樂樂棒打到老師大腿,之後老師由後方整個抱起,雙腳離地,邊拖邊帶至輔導室。

家長說,這些情況與主任所描述的內容不完全一致,於是拍下照片回報給主任,希望獲得進一步的說明與協助。家長更要求孩子隔天向老師道歉,3月27日一早,便與主任聯繫希望協助處理孩子向老師道歉的事。並特別要求,孩子道歉後需要向主任領受懲罰。

事實上,孩子因這件事情輾轉難眠,直到清晨四點才稍微入睡。後來孩子說,不明白為什麼老師抓傷他(身上確實有傷痕,也提到胸口疼痛),但爸爸仍堅持要他去向老師道歉。即使他將身上的傷痕給爸爸看,爸爸仍斥責說「你在跟我裝可憐嗎? 你打了老師還有臉在這邊跟我裝可憐,去道歉!」

家長原本計畫下午請假到學校接孩子,由父母親自帶孩子向老師道歉。沒想到當天早上8點49分,就接到主任通知,說老師已報警。9點06分,主任再度來電告知孩子突然要被帶上警車,要父母直接到派出所去處理,「我們從來沒有說不方便到場,爸爸接到電話後立刻趕往派出所。」

到了警局後,發現老師做完筆錄就離開了,留下孩子獨自在警局等爸爸。爸爸看到孩子已經緊張到把雙手指頭都摳到流血,結果才知道是因為道歉老師不接受,竟然直接報警。

由於孩子仍表示身體疼痛,我們當天帶他去看了醫生,並驗了傷;但體諒老師的辛勞,決定不再追究。然而,到了5月,突然收到法院的傳票,感到非常困惑,不明白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

他們曾向學校提過要申訴,反映不當管教的情況,但並未提及任何教師的姓名。因為清楚一旦提到具體姓名就會成案處理,而他們並不想對老師採取任何不利行動,目的只是讓學校知道他們對這件事的處理進展感到疑惑,特別是為什麼會有傳票的出現。

這個經歷也讓他們發現,一校之長自始自終沒有考量與顧及孩童的權益,令人震驚也失望至極,同時也讓他們決定自己來弄清楚許多的為什麼。

台中市 小學生 教師 父母 警察

延伸閱讀

別教出混蛋:孩子欺負別人怎麼辦?美國研究數據談霸凌與教育

老師報警給國小學童「警惕」 律師氣壞:連基本常識都沒有

台中師報警學童遭帶回 派出所詢完又不告…仍需函送少年法庭理由曝

陪爸爸路跑卻回不了家 被撞死9歲男童父母跪泣求主辦單位道歉還公道

相關新聞

偏鄉代理師進修難 教育部114學年將開11偏遠地區學分班

近年各縣市教甄開缺多,偏鄉教師流失問題更加受到關注。有現場老師反映,偏鄉任教多年的無證代理老師想透過在職進修取得教師證,...

班班有鮮乳 家長教師團體盼重啟

「班班有鮮乳」執行一學期就喊卡,多個家長團體、教師團體、校長團體昨在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盼能重啟政策,讓學童喝「國產乳」...

國中會考5月17、18日舉行 簡章明天公告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訂於5月17、18日舉行,教育部表示,各考區簡章自1月3日起於全國18個考區試務會及大陸考場試務會網...

家長團體盼重啟「生生喝國產乳」 行政院:會和縣市、部會討論

「班班有鮮乳」執行了一學期就喊卡,多個家長團體及教師團體、校長團體今天在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盼能重啟政策讓學童喝「國產乳...

國內首設公費技職師資班 教授看衰

為吸引學生投身技高師培,台師大工業教育系轉型為國內首個技職師資公費專班,今年將招收首屆學生,公費生一年可受領十二點八萬元...

通學步道覆蓋率民怨不足 桃市府:將改善至少100校

桃園市今年屢遭點名道安不佳,為洗刷行人地獄惡名,市府力推國中小學通學步道計畫,現已完成56所學校改善工程,超越原定4年5...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