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李嘉誠賣巴拿馬港口給美國:中國會如何插手反制?

柯文哲持續血尿恐急性腎損傷 陳佩琪緊急申請就醫住院

路邊丟「600萬真鈔」沒人敢撿!台南男稱錢放家裡會發霉:拿出來曬太陽

台灣首度參加資訊教育國際評比 「運算思維」奪第一

教育部今日公布我國學生參加「國際電腦與資訊素養研究2023」的國際評比結果。記者李芯/攝影
教育部今日公布我國學生參加「國際電腦與資訊素養研究2023」的國際評比結果。記者李芯/攝影

台灣首度參加「國際電腦與資訊素養研究2023」,就在「運算思維」的項目中排名第一,教育部今日舉行記者會公布評比結果,提到除了運算思維外,我國在「電腦與資訊素養」上也拿下第4名,兩者與家庭社經背景的關聯性,均低於國際平均,可見台灣的資訊教育有較佳的社會公平性。

教育部今日公布我國學生參加「國際電腦與資訊素養研究2023」(International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Study, 簡稱ICILS 2023)的國際評比結果。國教署長彭富源指出,這項研究每5年針對運算思維、電腦與資訊素養兩大項進行國際評比,對象是各國8年級學生。評比結果能夠了解教學現場實際情形,以及現行課程教學運作的結果,也能進而了解是否有能持續努力的地方。

台師大學習資訊專業學院研究講座教授蔡孟蓉說明,ICILS是5年計畫,共有34國家、5000多所學校參加,13萬多名學生、6萬多名教師參與。調查分為兩大項目,「電腦與資訊素養」是能存取、評估、有效使用數位資訊的能力,具有「運算思維」則是能解析問題,並擬定由電腦執行的解題方案。

運算思維的部分,我國學生在24個國家中排名第一,成績共分為4級,蔡孟蓉指出,台灣學生的成績達3級以上者共52%,優於國際平均的29%,且男女學生的成就無顯著差異,與芬蘭、挪威、韓國等國家差不多。另外,運算思維成就與家庭社經背景的關聯性,則是低於國際平均,顯示台灣的運算思維教育有較佳的社會公平性。

電腦與資訊素養方面,我國排名在34個國家中位居第4,前3名為韓國、捷克及丹麥。蔡孟蓉特別提到,台灣學生學習「安全且負責任使用資通訊技術」達中等程度以上的比例,如社交媒體、網路霸凌等等,顯著高於國際平均,反映資訊科技課綱中資訊倫理議題的落實。

另外,蔡孟蓉指出,各國女學生的電腦與資訊素養成就顯著高於男學生,台灣與各國趨勢相同,女學生表現顯著高於男學生。而台灣學生的電腦與資訊素養成就與家庭社經背景的關聯性,也是顯著低於國際平均。

本次調查涵蓋各國對生成式AI工具應用的看法,蔡孟蓉指出,台灣校長相較於其他國家,更能察覺AI對學習與教學的影響,既認同AI在學習與教學上的積極價值,也會意識到其負面衝擊。

台師大校長吳正己認為,108課綱看見國際整體在運算思維上的趨勢,所以列入課綱核心,再加上國教資訊科技的輔導團等等協助,讓台灣本次評比有好的結果.

108課綱 素養

延伸閱讀

電腦與資訊素養國際評比 台生運算思維得分居冠

女學生「課桌下」光腳磨蹭男友胯下 女老師目睹崩潰:他還是模範生

30人受害!創意私房北市狼師偷拍女學生9年上傳社群 檢起訴求刑15年

桃園女學生搭公車打瞌睡!遭後座癡漢偷摸嚇醒...下車才報警

相關新聞

僑生來台就學被當「學工」 高中校長坦言:成部分學校「續命丹」

天下雜誌報導,台灣有高中職「誘騙」東南亞華僑後代來台作為「學工」,透過僑生專班來台就學,卻被當作「學工」。中部一所知情的...

網紅作家蔡潔米呼應央視貼文挨批 暫關IG回覆功能

時尚網紅作家蔡潔米響應中共官方主張,稱台灣為「中國台灣省」,遭ELLE Taiwan切割,合作品牌也發聲明終止合作,蔡潔...

首航成功!教育部御風輪海事實習船 返回高雄母港

教育部斥資16.5億元打造御風輪海事實習船,上月底首航前往日本東京,今天結束海上實習課程返回高雄港泊靠17號碼頭,高科大...

國中會考17.5萬人報名 創新低

一一四年國中教育會考已完成報名,全國十八個考區及大陸考場總報名人數計十七點五萬人,再創新低,但更大的招生危機還在後頭。面...

巴頭、推摔都觸法 南市要求各幼兒園張貼「虐童零容忍」海報

台南市政府為確保幼兒園全面落實正向管教,教育局製作並發送「虐童零容忍」海報,分為教保服務人員版與機構負責人版,要求各園將...

台積電員工子女免設籍入學惹議 高市教育局:僅個位數申請

台積電高雄廠5座廠房將聘用8000多名員工,高雄市教育局在現階段廠房設置期間,提供員工子女免遷戶籍,只要拿出台積電員工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