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外國留學生成交流橋梁 林佳龍宣示獎學金名額加倍

外交部長林佳龍表示,今年外交部台灣獎學金得主共有259人,明年得主將增加到400名、後年500名,為更多友邦、中東歐與新南向政策國家的年輕人提供機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外交部長林佳龍表示,今年外交部台灣獎學金得主共有259人,明年得主將增加到400名、後年500名,為更多友邦、中東歐與新南向政策國家的年輕人提供機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外交部林佳龍今天表示,今年外交部台灣獎學金得主共有259人,明年得主將增加到400名、後年500名,為更多友邦、中東歐與新南向政策國家的年輕人提供機會,並盼來台學生成為各自國家與台灣年輕人之間的橋梁。

外交部和教育部今天下午在張榮發基金會,舉行「2024學年台灣獎學金及華語文獎學金新生歡迎會」暨「第四屆全球留台傑出校友獎頒獎典禮」,林佳龍、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大使柏安卓(Andrea Clare Bowman)等多國駐台使節、機構代表出席與會。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贏得大選,針對台灣明年1月派出的美國總統就職慶賀團長人選,林佳龍在會前僅表示,「如果有安排會再和大家報告」,未多作其他回應。

林佳龍在活動上以英文致詞表示,今年是台灣獎學金設立20周年,凸顯台灣與友邦和志同道合國家的長期友誼,台灣獎學金過去已累積3000餘名的得獎者,讓各國的優秀青年來台接受台灣頂尖教育,且在深造期間深入了解台灣充滿活力的社會、民主與多元文化,得獎者也成為各領域的領導者與貢獻者,並深化台灣與各國的友好關係。

林佳龍指出,他就任外交部長以後推動總合外交(integrated diplomacy)與榮邦計畫,創造各國與台灣互利共贏、共同繁榮的新篇章,外交部未來2年將加倍獎學金得主的數量,今年共259人獲得外交部台灣獎學金,明年將增加至400名、後年為500名,為友邦、中東歐、新南向政策國家的年輕人提供機會。

林佳龍說,他日前出訪中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看見許多在台灣受訓的人才回國後成為領袖,這也是獎學金計畫的成果,勉勵留學台灣的青年學子成為各國與台灣年輕人之間的橋梁。

張廖萬堅致詞表示,第4屆全球留台傑出校友獎共選出11位得獎者,得獎者今天將分享留學台灣的心得與心路歷程,盼大家能從中獲得啟發,教育部也會持續和學校提供在台求學所需的資源與協助,並期待獎學金得主畢業後能優先選擇留在台灣就業。

根據外交部資料,第4屆全球留台傑出校友獎得主包含貝里斯青年、體育暨交通部次長米吉瑞(GilroyHughdonald Middleton),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農漁業、海洋資源暨合作部次長米格爾(MiguelFlemming),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駐台大使范東亞(Donya L. Francis)以及電視主持人吳承鳳(藝名吳鳳,Rifat Wu)等11人。

外交部 林佳龍 留學生

延伸閱讀

賴清德出訪過境美國本土?拜川交接期「理想」不易成真

川普慶賀團長是否為韓國瑜? 林佳龍:籌備中

立陶宛台灣駐處更名疑慮 林佳龍:台立中關係非零和

川普扯林郁婷 林佳龍:選舉期每件事我都要回應嗎?

相關新聞

新北特教課後班 有1人即評估開班

台北市自102學年度起,幼兒園、國中小特教生課後照顧專班只要有1位學生參與即可開班,新北教育局昨也宣布,今年寒假起,為鼓...

偏鄉代理師進修難 教育部114學年將開11偏遠地區學分班

近年各縣市教甄開缺多,偏鄉教師流失問題更加受到關注。有現場老師反映,偏鄉任教多年的無證代理老師想透過在職進修取得教師證,...

班班有鮮乳 家長教師團體盼重啟

「班班有鮮乳」執行一學期就喊卡,多個家長團體、教師團體、校長團體昨在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盼能重啟政策,讓學童喝「國產乳」...

國中會考5月17、18日舉行 簡章明天公告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訂於5月17、18日舉行,教育部表示,各考區簡章自1月3日起於全國18個考區試務會及大陸考場試務會網...

家長團體盼重啟「生生喝國產乳」 行政院:會和縣市、部會討論

「班班有鮮乳」執行了一學期就喊卡,多個家長團體及教師團體、校長團體今天在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盼能重啟政策讓學童喝「國產乳...

國內首設公費技職師資班 教授看衰

為吸引學生投身技高師培,台師大工業教育系轉型為國內首個技職師資公費專班,今年將招收首屆學生,公費生一年可受領十二點八萬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