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傳已知凶手!竹東槍戰三環幫角頭遭殺 黑道勢力「全坐不住」

2025財運「蛇進來」!財富自由就看這一波 春節大樂透加碼獎號出爐

用文化幣看國片 加碼送百點還可抽金馬造型悠遊卡

使用文化幣購票享秋冬國片「金馬套餐」優惠,再抽「金馬福袋」,就有機會把「會唱歌的金馬造型悠遊卡」帶回家。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使用文化幣購票享秋冬國片「金馬套餐」優惠,再抽「金馬福袋」,就有機會把「會唱歌的金馬造型悠遊卡」帶回家。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金馬奔騰」是台灣電影界一年一度的文化盛會,隨著入圍名單、金馬觀摩影展等活動開始啟動。為響應金馬熱潮及年底前另一波國片上片高峰,文化部今(9)日宣布推出文化幣「金馬套餐」優惠,除原先「結伴看國片」350點回饋100點,自明(10)日起到12月31日前,將再加碼推出「單片回饋100點」單片消費滿200點即可回饋100點,另外還可抽限量「金馬福袋」。同時,文化部也將推出「國片聯合行銷活動」,邀請全民一起「瘋金馬、看國片」。

文化部表示,113年度文化幣自1月20日發放至今,領取人數達122萬人,領取率突破8成,使用金額逾11.7億元。在國片消費情形,抵用金額逾6500萬元;配合暑假檔期推出的「國片馬拉松」2個月期間,吸引超過8.5萬人次進戲院看國片,使用超過2880萬元。

文化部說明,秋冬國片「金馬套餐」優惠內容共推出2個主餐1項驚喜,主餐1「單片回饋100點」,使用文化幣看國片,單片消費滿 200 點,即可獲得回饋 100 點;主餐2「結伴看國片」,只要其中1人使用文化幣當次消費滿350點,可再額外獲得回饋100 點。更好康的是主餐1、2可以合併使用,也就是如果同學相揪一起去看電影,其中1個人使用文化幣消費總計350元以上,就可以獲得200點回饋。

套餐以外的驚喜則是金馬執委會特別為了「金馬套餐」提供10個金馬福袋,內容包含近期一推出就造成網路搶收的「會唱歌的金馬造型悠遊卡」等聯名商品,只要使用文化幣觀看秋冬上映國片,都可以參加抽獎。

文化部表示,將於秋冬季接續上檔的國片,題材多元豐富,其中多部影片已獲得金馬獎及國際影展的肯定,包括導演鍾孟宏的《餘燼》,題材緊貼台灣歷史脈絡,以鍾孟宏獨特個人風格,掀起懸疑凶殺案下的暗潮洶湧,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等5項大獎;導演林書宇的《小雁與吳愛麗》,講述複雜幽微的母女關係,除入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等8項大獎外,亦入圍韓國釜山影展角逐金智奭獎。

文化部長李遠昨晚出席《小雁與吳愛麗》首映會,李遠說,在《小雁與吳愛麗》中,許多人都超越了他們的過去。不論是編導演和剪接、攝影、聲音、美術等,簡單的故事卻用了豐富的結構、形式,以及充滿了意象和暗喻,強烈的愛恨交織情緒將引領觀眾重新思考自己和家人的關係。「這一部兼具藝術和商業的國片,果然是給了今年金馬獎來臨的秋冬季節,即將展開一連串精彩國片的起手式」。

今年10-12月預計上映國片,使用文化幣購票享秋冬國片「金馬套餐」優惠。圖/文化部提供
今年10-12月預計上映國片,使用文化幣購票享秋冬國片「金馬套餐」優惠。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推秋冬國片「金馬套餐」優惠,加碼再抽金馬福袋。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推秋冬國片「金馬套餐」優惠,加碼再抽金馬福袋。圖/文化部提供

套餐 文化部 金馬執委會

延伸閱讀

台日攜手「台漫滿開」 李遠宣布「漫畫不打烊」計畫

獨尊閩南語為台語遭質疑 李遠怪早期獨尊華語

台灣文化遺產國際論壇 李遠盼專家探索千變之島

傳是下一個去職首長 李遠:這是我看過最好的劇本

相關新聞

新北特教課後班 有1人即評估開班

台北市自102學年度起,幼兒園、國中小特教生課後照顧專班只要有1位學生參與即可開班,新北教育局昨也宣布,今年寒假起,為鼓...

偏鄉代理師進修難 教育部114學年將開11偏遠地區學分班

近年各縣市教甄開缺多,偏鄉教師流失問題更加受到關注。有現場老師反映,偏鄉任教多年的無證代理老師想透過在職進修取得教師證,...

班班有鮮乳 家長教師團體盼重啟

「班班有鮮乳」執行一學期就喊卡,多個家長團體、教師團體、校長團體昨在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盼能重啟政策,讓學童喝「國產乳」...

國中會考5月17、18日舉行 簡章明天公告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訂於5月17、18日舉行,教育部表示,各考區簡章自1月3日起於全國18個考區試務會及大陸考場試務會網...

家長團體盼重啟「生生喝國產乳」 行政院:會和縣市、部會討論

「班班有鮮乳」執行了一學期就喊卡,多個家長團體及教師團體、校長團體今天在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盼能重啟政策讓學童喝「國產乳...

國內首設公費技職師資班 教授看衰

為吸引學生投身技高師培,台師大工業教育系轉型為國內首個技職師資公費專班,今年將招收首屆學生,公費生一年可受領十二點八萬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