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部積極推AI教育政策 教團提醒勿操之過急

教育部近日積極推動AI教育政策,包括成立「台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wan AI College Alliance, TAICA),整合台大等25所大專校院組成「AI聯盟」,提供學生跨校修讀人工智慧課程,並將推動高中AI多元選修課程,在國中小積極推廣AI教育,辦理「AI菁英爭霸賽」等政策措施。對此,國教行動聯盟(國教盟)指出,依國際經驗AI倫理爭議從未消失,在缺乏倫理框架下的AI教育,可能讓學生暴露於偏見、歧視而不自知。
國教盟說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2021年發布的「AI倫理建議書」,明確指出AI的危險存在於「越來越多的性別及種族偏見,對隱私、尊嚴和機構組織帶來重大威脅,大規模監視造成的危險,以及執法中使用越來越多不可靠的AI技術。然而截至目前,未見制定一套通用的標準來解決這些問題」;而義大利政府於2023年3月也曾因ChatGPT造成個資外洩與隱私疑慮,禁止ChatGPT在義大利的使用。
國教盟憂心,競爭性AI競賽的推動,若無有效監管,可能導致不健康的競爭氛圍,學生為了取勝或許會跨越道德底線,這反而會為未來的犯罪行為提供溫床。他們呼籲,應重視這些競爭帶來的長期隱患,防止良性競爭演變成惡性競爭,如幾年前發生的「小玉Deepfake換臉事件」,藉由AI技術傳播色情、侵害人格尊嚴,就是例證。
針對「城鄉差距」的討論,國教盟認為,問題並不僅是資源落差,真正的挑戰在於學生的學習動機,同樣在城市中的許多孩子也有缺乏學習動機的問題,因此,城鄉差距的定義應該從以資源為主轉變為以學生動機為核心。國教盟提醒,教育是人的工作,我們應思考如何透過良好的師生互動,引導、激勵孩子的學習動機,而非僅僅提供數位資源。如果學生缺乏學習動力,無論提供多少AI學習工具,教育仍然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國教盟呼籲教育部在推動AI教育的同時,應將拒絕偏見歧視、防止犯罪、提高學習動機作為優先考量,而非僅僅追求科技創新,建議教育部應優先制定明確的AI倫理框架與使用規範,以保障學生在使用AI時不越界。
▪ 家長別擔心!明年寒假接春節「解套方案出爐」 中小學先補課3天再放假
▪ 分科測驗/社會3科時事大彙整!重跨科思考 從學測分析考題趨勢
▪ 分科測驗/自然考前整理!掌握命題趨勢、題型和時事 跨科題也能輕鬆解決
▪ 分科測驗/數甲、數乙考點全解析!掌握作答節奏成關鍵 數乙5單元必考
▪ 申請入學落榜別灰心!把握最後機會 114分科測驗考前整理看過來
▪ 盤點雙北高中之最!從校風到外送規定…校友心聲、學校特色完整攻略
▪ 會考志願選填/英語B++可填這間高中資優班 報名日期、特殊考點一次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