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來自邪典電影 「曼谷公寓」重現泰國政變社會氛圍

泰國當代火紅的劇場導演維帢亞・阿塔瑪(Wittawat Jitwiriyakul)代表作《曼谷公寓》,如同微型的社會縮影,也是導演與社會時局的對話之作。© Anna van waeg 圖/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泰國當代火紅的劇場導演維帢亞・阿塔瑪(Wittawat Jitwiriyakul)代表作《曼谷公寓》,如同微型的社會縮影,也是導演與社會時局的對話之作。© Anna van waeg 圖/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在泰國的生活很像邪教,充滿民眾深信和尊崇的東西。」泰國劇場導演維帢亞・阿塔瑪(Wichaya Artama)如此形容泰國的生活。他的代表作「曼谷公寓」,以公寓場景重現2014年泰國政變社會氛圍,平凡的生活中隱藏權力鬥爭、社會壓迫、以及個體的孤獨與無力感。「曼谷公寓」受邀參加「台北藝術節」,24、25日在台北水源劇場演出2場。

「曼谷公寓」以公寓為場景,角色為兩男、兩女,在關係上做模糊化處理。演出時,一邊是國家廣播穿透整棟公寓播放著新聞、傳統音樂和國家大內宣,另一邊是女人談論著人生與生命。但在劇情走向裡無法判斷他們之間的關係,保有一種模糊地帶與開放關係,吸引觀眾看戲時去探究其間關係與狀態,權力、社會與個體角力。

維帢亞表示,這部作品最初上演時,與2014年泰國政變的時間點十分接近,社會處於一種轉變的氛圍中,許多人因為害怕轉變,努力維護傳統。「在那時候的演出中,國家、宗教和國王這三大支柱被轉化為更複雜的概念,並在劇中以廣播、對話等形式呈現,表達了對泰國現狀的深刻思考。」

台北藝術節策展人林人中表示,劇名的泰文原文有提到「家」和「國家」的字詞,最初是2013年維帢亞在自家公寓創作和呈現,類似台灣的公寓聯展。如同台灣的太陽花世代,泰國也有學運世代,生於1985年的維帢亞屬於年輕的學運世代劇場導演。他透過藝術創作批評國家、政權、暴力和不自由,整齣戲的場景就是在家裡,「在家裡都在做什麼,就演什麼給觀眾看。」

此次在台演出的版本採雙面台演出,中間以珠簾分隔。觀眾會在其中一面看演出,無法看到另一面珠簾後的演出,也因此,每一次的觀看都會有不一樣的視角和不同的劇情解讀。這樣的舞台設計,是因應當時混亂如謎的時局狀態調整。

「曼谷公寓」2013年首演時,觀眾可透過窗戶看另一個房間;2023年在歐洲與布魯塞爾國際藝術節(Kunsten festival des arts)共製重演時,兩個舞台被置放在同一個舞台,中間加上珠簾,觀眾坐在兩端看戲,反映了導演對當時社會政治時局的觀察:「政治是一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循環,且無法探究其走向和發展。」

●「曼谷公寓」將於24、25日在台北水源劇場演出2場。今天在北藝中心太陽廳還有1場「北藝筆記」講座,由維帢亞以《聚焦東南亞—撒哇滴咖!泰國當代劇場》為題,親自為觀眾解析與當代社會運動同步發展的泰國當代劇場演進。相關訊息請詳見北藝中心官網。

《曼谷公寓》以公寓為場景,透過兩男、兩女角色,在關係上做模糊化處理,引發觀眾無限遐想。© Anna van waeg 圖/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曼谷公寓》以公寓為場景,透過兩男、兩女角色,在關係上做模糊化處理,引發觀眾無限遐想。© Anna van waeg 圖/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泰國 劇場 公寓

延伸閱讀

泰國毒騾團3天內分4批入境 共逮22男女攔百公斤大麻

工總2024台泰產業論壇 推動智慧與綠色經濟合作

青瓦台魔咒再發威!文在寅前女婿涉貪 前幕僚長出庭應訊

TrendForce:2024年全球筆電出貨量預估成長3.7%

相關新聞

國防藥學系招生人數12年增3倍 藥師:供需失衡非民眾之福

日前教育部允許國內三家學士後醫學系新增招生名額,引發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主持會議,協調衛福部與教育部,維持國內130...

醫師增名額爭議未止 29醫團聲明「反對招生黑箱灌水」

近期清華、中興、中山三校醫學系名額擴增爭議,已不僅是技術問題,而是牽涉制度邏輯是否被顛覆、政策承諾是否遭破壞的嚴重議題。...

遭控經歷涉假 台大副校長:爆料非事實、將採法律行動

國立台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被爆料,她聲稱研究獲得數個國際通訊標準認證,但經歷涉嫌誇大不實。廖今天透過律師提出聲明,指未有違...

葉丙成請假接受性平案調查滿一個月 教育部:調查進行中葉持續請假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臉書發文涉洩露學生性平案個資,民進黨立委要求將其送性平會調查,葉丙成後來請假一個月,教育部性別平等教...

繁星錄取台大醫高中生科展作品遭撤獎 中市教育局說話了

台中一名高中生今年繁星錄取台大醫學系,其科展得獎作品被認定違反研究倫理,遭撤銷參賽資格與獎項;台灣大學將開會討論該生錄取...

「高歌離席」不是成語!學子曝寫作文被打問號 原意跟「他」有關

在網路上經常可以看到「高歌離席」這個詞彙,然而近日有網友發現,這根本不是一句成語,甚至還有高中生把它寫進作文中,最後被老師用紅筆圈出並打上問號,才知道原來沒有這個詞。貼文曝光後,引發廣大回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