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建銘指翁曉玲「數學不如小學生」 白委酸:可能是同班同學

大S甜挽具俊曄 「驚人狀態」現身王偉忠女兒歸寧宴

影/教育部罕見大手筆10.7億補助 南市9公共化幼兒園完工揭牌

台南市爭取教育部10億7千萬元補助,今年完成9所幼兒園新建工程,今天在立人國小舉辦聯合揭牌典禮。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南市爭取教育部10億7千萬元補助,今年完成9所幼兒園新建工程,今天在立人國小舉辦聯合揭牌典禮。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南市爭取教育部10億7千萬元補助,今年完成9所幼兒園新建工程,今天在立人國小舉辦聯合揭牌典禮,教育局表示,9所新建幼兒園招生率超過9成,除提供更優質且平價的學習環境,也讓家長有更多選擇。市長黃偉哲說,這是教育部近年來罕見大手筆,會持續爭取經費,營造更優質幼兒學習環境。

今年暑假前完成新建的9所幼兒園有立人國小附幼、文賢國小附幼、新興、日新及永華國小附幼,以及第3、第4公立幼兒園、新市幼兒園及全人裕文非營利幼兒園,受少子化影響,面對愈來愈競爭的幼兒園市場,這些新建的幼兒園比舊園舍的幼兒園居優勢,吸引較多家長帶來子來就讀,其中立人國小附幼新學年擴大為13班,之前招生已額滿。不過,這些有新園舍的幼兒園因招生好,也連帶影響到其他學校幼兒園或準公幼的招生。

黃偉哲期勉9所幼兒園打造好口碑,讓更多幼兒及家長享有平價、優質的教保服務與教學環境。他說,中央共補助10億7千萬元新建8所公立幼兒園及1所非營利幼兒園,其中立人國小附幼、新市幼兒園是2024國家卓越建設獎唯二獲獎的幼兒園。

黃偉哲說,統賴清德在擔任台南市長時就推準公幼及非營利幼兒園,擔任行政院長後更大力推動,未來只會更多不會更少,會提供更優質的幼兒學習環境讓家長有更多選擇。

教育部主任秘書林伯樵表示,近年來共補助台南市超過17億,新建23所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並持續推動0至6歲國家養政策,成立幼兒專班,並深耕優質平價幼兒園。

立委陳亭妃也表示,立人國小附幼新建為完整幼兒園區,是重要教育里程碑,也期待未來教育局給予教師更多資源與協助,讓老師無負擔的給小朋友更多愛。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9所新建的幼兒園除擴大3至5歲班量能52班,還新增2歲專班25班,共有1202名幼兒能夠獲得平價又優質的教保服務,平均招收率超過9成。就讀公幼每月收費不超過1千、非營利不超過2千,第2胎以後收費更少,平價收費,優質服務,師資穩定。113學年度再補助公幼午餐、點心費用,幼兒吃得更好、更均衡。

立人國小附幼新建築以「與歷史對話、豐富幼兒空間」為設計理念,透過綠色建築與體現自然與在地性對話,對應校園古蹟建築。文賢國小附幼採用環形的全木構造設計,以圓的概念寓意著以終為始,象徵SDGS的平等,符應永續的願景。

台南市爭取教育部10億7千萬元補助,今年完成9所幼兒園新建工程,今天在立人國小舉辦聯合揭牌典禮。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南市爭取教育部10億7千萬元補助,今年完成9所幼兒園新建工程,今天在立人國小舉辦聯合揭牌典禮。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南市爭取教育部10億7千萬元補助,今年完成9所幼兒園新建工程,讓孩子有更好學習環境。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南市爭取教育部10億7千萬元補助,今年完成9所幼兒園新建工程,讓孩子有更好學習環境。記者鄭惠仁/攝影

公幼 幼兒園 綠色建築

延伸閱讀

AMD團隊拜會市府 黃偉哲:台南迎接AI時代持續招商

台南「世界交陪」國際交流 累積締盟52座城市

斥資7.8億顧水質 台南虎尾寮水資源回收中心竣工啟用

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 南市謝明麟退而不休獲全國教育奉獻獎

相關新聞

新北特教課後班 有1人即評估開班

台北市自102學年度起,幼兒園、國中小特教生課後照顧專班只要有1位學生參與即可開班,新北教育局昨也宣布,今年寒假起,為鼓...

偏鄉代理師進修難 教育部114學年將開11偏遠地區學分班

近年各縣市教甄開缺多,偏鄉教師流失問題更加受到關注。有現場老師反映,偏鄉任教多年的無證代理老師想透過在職進修取得教師證,...

班班有鮮乳 家長教師團體盼重啟

「班班有鮮乳」執行一學期就喊卡,多個家長團體、教師團體、校長團體昨在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盼能重啟政策,讓學童喝「國產乳」...

國中會考5月17、18日舉行 簡章明天公告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訂於5月17、18日舉行,教育部表示,各考區簡章自1月3日起於全國18個考區試務會及大陸考場試務會網...

家長團體盼重啟「生生喝國產乳」 行政院:會和縣市、部會討論

「班班有鮮乳」執行了一學期就喊卡,多個家長團體及教師團體、校長團體今天在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盼能重啟政策讓學童喝「國產乳...

國內首設公費技職師資班 教授看衰

為吸引學生投身技高師培,台師大工業教育系轉型為國內首個技職師資公費專班,今年將招收首屆學生,公費生一年可受領十二點八萬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