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結合思辨 桃園青少年站上劇場舞台說自己的故事
桃園鐵玫瑰青少年劇場計畫邁入第6年,今年以「破殼表演訓練場」為主題,首度結合表演藝術與社會學思辨的訓練,鼓勵青少年學員在3周營隊期間將人文關懷和社會議題,搬上桃園展演中心的舞台。這場公開售票演出也受到熱烈回響,短短幾周票券即完售一空。
文化局表示,今年負責執行計畫的十貳劇場劇團相當年輕,團長張凱福和具備多元表演藝術經驗的資深教師蕭慧文分別擔任營隊總導師及演出導演,另邀請石玉華、張敦智、蕭慧文、歐柏廷、蘇沄和、劉亮佐等知名業界人士,分別教授思辨、編劇、表演、PODCAST、主持等課程,讓學員學習將認知、權力覺察、階級等概念化繁為簡,並透過獨特的「遊走式議題劇場」,向大眾演繹自己的所思所想。
藝文設施管理中心主任陳瑋鴻說,今年演出針對主題「殻」的意象,探究自我設限、社會標籤、人際距離、社群媒體等議題,青少年學員們經過21天營隊的淬礪後,最終登上舞台,以公民記者、宗教權威、教師、母親、失智者、熱戀男女、列車乘客等多重身分,邀請觀眾面對生活中的種種煩惱與掙扎,引起巨大回響與佳評。
計畫進入第6年,陳瑋鴻表示,希望本計畫不只引導學員們學習表演藝術的相關從業技能,更期陪伴青少年內在成長、自我表達及思辨的重要能力,今年也首度在演出前一天舉辦「青少年劇場公民參與討論會」,邀集學校教師、學生、劇團、演員、獨立製作人及凡對青少年劇場或表演藝術有興趣的一般公民,一起討論對於促進青少年劇場發展的想法。
論壇中並邀請重要劇場專家耿一偉、長期耕耘青少年劇場的漂鳥演劇社、盜火劇團及今年執行桃園青少年劇場的十貳劇場劇團與大家分享青少年劇場的執行經驗及期待,激盪更多的意見。
陳瑋鴻說,搜集意見後,發現最大的共識就是期待未來青少年劇場的發展,能帶來集體社會觀念上的轉變,不要受到功利升學主義的打擊,讓專業的戲劇教育師資、劇團廣泛導入教學現場,或鼓勵校園與場館合作,讓更多的青少年一起感受到表演藝術的意義與價值。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