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蜘蛛人?71歲翁跳上自強號「攀車廂縫隙」 從樹林搭到板橋被抓了

欲蓋彌彰? 閩南語認證考正名「台灣台語」 學者12字痛批政府

教育部近日配合修正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規費收費標準,將行之有年的「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擬更名為「台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示意圖,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部近日配合修正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規費收費標準,將行之有年的「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擬更名為「台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示意圖,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部近日配合修正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規費收費標準第二條,將行之有年的「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擬更名為「台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但學者認為,若以國家語言法的角度觀之,閩、客、原住民語等已是公認的國家語言,閩南語單獨列為台語恐有爭議;更有教授指此舉是欲蓋彌彰,背後的政治用意昭然若揭。

民進黨籍立委陳培瑜六月於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上指出,文化部長李遠、教育部國教署長彭富源均稱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說「台語」,但教育部卻遲遲不正名,要求應於課綱外書面資料或教育活動正名為台語。

近日教育部公告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規費收費標準第二條修正草案,因配合行政院國家語言發展報告和函示,推動國家語言一致性,未來書面用語規範應優先使用台灣原住民族語、台灣客語、台灣台語、台灣手語、馬祖語等,因此配合將閩南語修正為台灣台語,屆時考試將改為「台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

但一名台師大教授表示,若放在國家語言發展法的框架中觀之,則客語、閩南語、原住民語等都是已經是國家語言,為何單獨閩南語可被獨立稱作台語、台灣的語言,確實不太合理,也可能釀成爭議。

國立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系主任吳昆財以12個字回應「欲蓋彌彰、徒勞無功、居心叵測」。吳表示,全世界數千萬人使用閩南語,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也有華人使用,在當地稱新加坡閩南語,沒有人認為有政治意涵,為何在台稱閩南語就有政治意味,改為台灣台語可說是欲蓋彌彰。

吳昆財也說,若改稱為台灣台語,則離開台灣什麼都不是,只是浪費心力和時間,也無顧及台灣其他族群的想法。語言名稱本無政治內涵,除非有心人士是想倒果為因,去中化的心思昭然若揭。建議政府應務實不務虛,全世界的閩南語實則大同小異,不需要刻意區分,通稱為閩南語最適宜。

馬來西亞 閩南語 新加坡 教育部 國家語言 台語

延伸閱讀

上路逾10年 閩南語語言認證考試將正名「台灣台語」

相關新聞

國防藥學系招生人數12年增3倍 藥師:供需失衡非民眾之福

日前教育部允許國內三家學士後醫學系新增招生名額,引發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主持會議,協調衛福部與教育部,維持國內130...

醫師增名額爭議未止 29醫團聲明「反對招生黑箱灌水」

近期清華、中興、中山三校醫學系名額擴增爭議,已不僅是技術問題,而是牽涉制度邏輯是否被顛覆、政策承諾是否遭破壞的嚴重議題。...

遭控經歷涉假 台大副校長:爆料非事實、將採法律行動

國立台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被爆料,她聲稱研究獲得數個國際通訊標準認證,但經歷涉嫌誇大不實。廖今天透過律師提出聲明,指未有違...

葉丙成請假接受性平案調查滿一個月 教育部:調查進行中葉持續請假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臉書發文涉洩露學生性平案個資,民進黨立委要求將其送性平會調查,葉丙成後來請假一個月,教育部性別平等教...

繁星錄取台大醫高中生科展作品遭撤獎 中市教育局說話了

台中一名高中生今年繁星錄取台大醫學系,其科展得獎作品被認定違反研究倫理,遭撤銷參賽資格與獎項;台灣大學將開會討論該生錄取...

「高歌離席」不是成語!學子曝寫作文被打問號 原意跟「他」有關

在網路上經常可以看到「高歌離席」這個詞彙,然而近日有網友發現,這根本不是一句成語,甚至還有高中生把它寫進作文中,最後被老師用紅筆圈出並打上問號,才知道原來沒有這個詞。貼文曝光後,引發廣大回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