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中途商店 激發學障者職場潛能

台北市學習障礙者協會今年成立一間中途商店「放食堂」,打造培訓環境,助學障青年習得一技之長,同時學習如何應付職場各種突發考驗,學成後再到一般職場就業。但北市學障協會常務理事陳淑華無奈表示,食堂一開張就面臨找不到人的困境,她還特地到學校召開說明會、招攬應屆畢業生,四名員工近期才陸續到職。
從企畫發想、籌備到營運,全程參與的陳淑華說,之所以取名為「放食堂」,是期盼學障生能放下過去低學業成就、被否定及誤解的挫敗,在食堂開啟餐盒,也開啟嶄新人生,「學障者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嚴。」
放食堂四月開張,但馬上迎來第一道難關:招募不到員工。陳淑華說,除了餐飲業缺工的大環境因素,有些學障青年擔心被貼上標籤,害怕「現身」,她為此跑了幾間學校辦說明會,分享自己兒子的求職經歷,招攬應屆畢業生。
上工不到一周的小美,是會計系應屆畢業生。大四到會計師事務所實習,有書寫障礙、反應稍慢的她,因不斷提問,旁人顯露不耐煩,讓小美淚灑辦公室,最後還被安排負責執行碎紙等庶務,原本一周實習四天,也被臨時告知去一天就好。
挫敗的實習經驗,帶給她極大的陰影,對出社會怯步,來到食堂的這幾天,她說,老師(指陳淑華)會慢放節奏,讓她安心不少。
陳淑華說,學障青年面對不熟悉的工作流程,常陷入苦思、僵在原地。她每天會預留時間,與員工一起討論作業流程,引導他們思考、說明原因,接下來還打算找來餐飲、數位行銷老師,讓員工擁有不同的職場技能。
陳淑華說指出,學障青年來到食堂,第一件事是拿掉玻璃心,不要怕讓人知道哪裡不好,她與員工一起激發潛能,找出痛點,想辦法截長補短,未來學成,再放手讓他們到一般性職場闖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