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明後2天飆高溫!熱到這日變天 梅雨季首波鋒面下周報到

高關稅大陸撐不下去? 美財長:說不定陸方會先打給我

新北校長爆「常態」怪象 想要設備經費得請託議員補助

有校長無奈說,部分經費須仰賴爭取議員建議款補助,每年年初拜訪選區好幾位議員,來湊學校硬體更新補助預算已是常態。圖為示意圖。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有校長無奈說,部分經費須仰賴爭取議員建議款補助,每年年初拜訪選區好幾位議員,來湊學校硬體更新補助預算已是常態。圖為示意圖。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自2011年發展數位學習至今,班班建置數位教室目標仍未達成,目前公立國小大型數位黑板裝設率82%、公立國中裝設率81%、公立高中裝設率61%。有校長無奈說,部分經費須仰賴爭取議員建議款補助,每年年初拜訪選區好幾位議員,來湊學校硬體更新補助預算已是常態。教育局表示,將編列預算全額補助學校裝設,目標明年全市學校全安裝完。

市議員彭佳芸表示,新北市各校裝設的比例差異非常大,在資源配置上也與實務有落差,這12年來除自行編列預算、議員建議款及民間捐贈多管齊下,建置速度還是不如預期,且各校各年級也有設備落差,常收到家長反映,裝設數位大黑板往往從高年級開始,低年級班級裝設率較低,容易形成學生間對教室設備的比較,應盡快全數裝設完成。

市議員李倩萍表示,目前裝設率就只差最後一小步,教育局在年底前該完成全數裝設的目標,讓新北市孩子都有公平使用先進教育硬體及數位教學的機會,但新北市府目前以一般教室為優先裝設對象,像是家政、藝術或音樂教室等,對大型數位黑板的需求更是迫切,教育局該考慮調整順利;另經費部分,教育局也該負起完全責任,而非讓校長每年還要到處請託民代幫忙爭取經費,間接影響校務的正常推動。

有校長表示,為了讓校園硬體完善,部分經費必須仰賴爭取議員建議款補助,因此每年年初拜訪選區好幾位議員,來湊學校硬體更新補助預算已是常態,但硬體亟需汰換的部分,各校也不一,例如飲水機、課桌椅等其他教室設備,在編排優先順序上也十分為難。

教育局表示,新北每年編列至少5千萬元預算來推動智慧教室,有關各校觸控式螢幕安裝情形,教育局皆掌握,並持續編列經費分年執行,截至去年,全市觸控式螢幕安裝平均比率達8成,而大型學校因需安裝班級數較多,正積極協助各校辦理安裝。

教育局表示,目前規畫由教育局編列預算,全額補助學校裝設,今年協助校內安裝率8成的學校完成安裝100%、校內安裝率未達6成的學校提升到8成,明年全市學校全數安裝完成。

教育局表示,截至去年全新北市觸控式螢幕安裝平均比率達8成,而大型學校因需安裝班級數較多,正積極協助各校辦理安裝。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表示,截至去年全新北市觸控式螢幕安裝平均比率達8成,而大型學校因需安裝班級數較多,正積極協助各校辦理安裝。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 議員

延伸閱讀

北市幼兒園招生下周一二開放線上登記 總缺額達8654名

驚險瞬間曝光!新北電線桿往下傾倒 白衣男騎腳踏車提早經過躲一劫

新北6/1毒駕列重大違規 共享運具永久停權

新北6月起共享汽機車增3服務區 毒駕納入重大違規停權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考生祈福變調…女學生竟被民代摸臀 家長報案PO網討公道

彰化縣某國中昨到地方信仰中心舉辦考生祈福,活動結束後學生返校,有女生報告老師在活動拍照過程中,被站在身後的一名民代摸臀部...

大漢8月退場 跨縣市安置百生

花蓮大漢技術學院八月停辦走入歷史,扣掉應屆畢業生,預計約一百名學生分別被安置到位在台北的中國科技大學,以及宜蘭的佛光大學...

台大學生擺攤連署罷免 校長陳文章:都在校外

大罷免浪潮不斷,甚至有罷免團體進駐校園,被指在校園宣傳罷免已違反「選罷法」和「基本教育法」,日前更有罷團進入台灣大學校園...

國教院建議教科書言明 2758號決議未提中華民國或台灣

國家教育研究院近日舉辦審定本教科用書三方座談會議,會中達成兩項共識,建議歷史教科書呈現聯合國大會二七五八號決議文中英文史...

教育部稱校園「大罷免」是公民活動 學者批:淪於詭辯

教育部長鄭英耀日前認為學生於校內擺放大罷免攤位屬學生言論自由、公民活動,非政黨活動,應予尊重,但教育部過去就曾函示說明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