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涉偽造文書!金髮YUKI假義消亂入幫溺水男童CPR 檢方要查了

全台首座GR Garage林口正式開幕!豐田章男驚喜現身台灣

火燒肛門、膠帶纏肚強餵毒 員工討薪水竟慘遭老闆虐死

台灣史巨擘 曹永和故居面臨都更危機

文史學者與文資團體,提出曹永和等人曾居此處等新事證,希望搶救這片僅存的帝大官舍聚落群。記者余承翰/攝影
文史學者與文資團體,提出曹永和等人曾居此處等新事證,希望搶救這片僅存的帝大官舍聚落群。記者余承翰/攝影

台大附近溫州街五十二巷原矗立四棟共八戶日治時期官舍,台灣史研究巨擘曹永和、人類學家陳奇祿等學者生前都曾長住此巷,為台灣文史開創重大貢獻。去年底官舍所有權人台大拆除其中一棟變停車場,另三棟也面臨都更危機,文史學者與文資團體正積極搶救,盼留住台灣重要文化場景。

北市文化局表示,去年起因該巷旁邊住戶有都更需求,希望與台大合作,依文資法先請文化局了解這些官舍有無文資價值,當時文資委員現勘後認為無價值,台大才先拆一號、三號雙拼棟。經文資人士提出新事證後,巷內雙號側官舍今明將重新會勘,單號側五、七號這棟新事證在認定程序中。

台北帝大 首批建造校舍

這些官舍是台大前身「台北帝國大學」一九三〇年建造的首批校舍,在甲乙丙丁分級屬乙種官舍,種類和近年也曾險遭拆的高等官舍俞大維故居、屬私宅的臺靜農故居不同。

關注大安區文史的台灣故鄉文史協會表示,他們早在二〇一八年就提報此區為「聚落建築群」,一直遭北市文化局冷處理。去年底赫然發現已有官舍遭拆,緊急聯合其他單位提出曹永和等人曾居此處等新事證,希望搶救這片僅存的帝大官舍聚落群。

自學起家 深受國際注目

該巷中六號官舍,是曹永和從廿七歲起在此住四十二年之處。曹永和文教基金會指出,這正是曹永和在時任台大歷史系教授楊雲萍等人引薦下,進入台大圖書館工作的奮鬥時光起點。他以僅台北第二中學校畢業的學歷,自學發表眾多台灣史論文,深受國際注目,開創以台灣島為主體研究的「台灣島史」概念。

「他在三十年前就提出這種宏觀看法,改變整個對台灣歷史的觀點與學習角度,非常了不起。」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鍾淑敏表示,早期研究台灣歷史都是從台灣當做中國邊區的角度,曹永和則從台灣地理區位、海洋航路重新看待,深刻影響之後台灣史研究。

曹永和基金會董事長、中研院台史所研究員林玉茹則說,曹永和還是荷據時期台灣史研究先驅,在自己不斷研究學習外,也鼓勵學生發表作品,眾多教導、指導學生都已是台灣史重要人物。

林玉茹說,曹永和可說是自學的角色典範,從沒有大學文憑,一路贏得國際史學界肯定,獲聘台大兼任教授、中研院兼任研究員,乃至獲選中研院士,一路生命史就像凸顯台灣史從被壓抑到百花齊放的過程。她認為,台大應思考如何透過曹永和故居等價值,發揮效應來回饋社會。

台大表示,二、四、六、八號,北市府文化局還在文資審議中,台大會經文化局審查結果確認不具文資價值後,才會進一步做綜合評估。

台大 文化局 永和

延伸閱讀

外籍男子在斑馬線雜耍玩拋棒討拍 高市文化局說話了

謝國樑將裁併林右昌觀銷處成立兒少處 綠議員批摧毀文化局

議員控宰殺文化局 基市府:整合文化、觀光並進發展

吳欣岱批公開招標限制蔡瑞月舞蹈社發展 文化局反駁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網紅作家蔡潔米呼應央視貼文挨批 暫關IG回覆功能

時尚網紅作家蔡潔米響應中共官方主張,稱台灣為「中國台灣省」,遭ELLE Taiwan切割,合作品牌也發聲明終止合作,蔡潔...

首航成功!教育部御風輪海事實習船 返回高雄母港

教育部斥資16.5億元打造御風輪海事實習船,上月底首航前往日本東京,今天結束海上實習課程返回高雄港泊靠17號碼頭,高科大...

國中會考17.5萬人報名 創新低

一一四年國中教育會考已完成報名,全國十八個考區及大陸考場總報名人數計十七點五萬人,再創新低,但更大的招生危機還在後頭。面...

巴頭、推摔都觸法 南市要求各幼兒園張貼「虐童零容忍」海報

台南市政府為確保幼兒園全面落實正向管教,教育局製作並發送「虐童零容忍」海報,分為教保服務人員版與機構負責人版,要求各園將...

台積電員工子女免設籍入學惹議 高市教育局:僅個位數申請

台積電高雄廠5座廠房將聘用8000多名員工,高雄市教育局在現階段廠房設置期間,提供員工子女免遷戶籍,只要拿出台積電員工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