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新課綱爭議吵不停!區桂芝登陸媒疾呼「救孩子」 教育部出聲了

北一女中國文教師區桂芝近日接受陸媒專訪時指出,民進黨繼續當政,課綱恐原封不動,要連結更多人救教育、救孩子。對此,教育部今天表示,108課綱沒有廢棄禮義廉恥,而是鼓勵學子思辨和生活實踐,非僅背誦課文。
區桂芝日前痛批因痛批新課綱無恥、缺德於兩岸影起迴響,陸媒新華網近日刊出一則區桂芝專訪,其在訪談中指出,台灣政治干擾教育問題嚴重,課上講中國傳統文化,有些學生聽到「中國」感到刺耳,內心牴觸。在去中國化教育思維下,中國被異化為他者,造成學生背離傳統,民族和文化認同就亂了。
區桂芝也說,若民進黨繼續當政則課綱可能不改,要連結更多人救教育、救孩子。也希望兩岸年輕人多接觸,相互促進。
為此,教育部回應,108課綱國語文課程旨在培養學生語言溝通與理性思辨的知能,教材取材兼具時代特性,包括思想流派及文體多樣性的文化經典、台灣新文學作家作品,以及世界華文文學、翻譯作品、文學論述。
教育部強調,108課綱沒有廢棄禮義廉恥,而是鼓勵學子思辨和生活中實踐,強調讓學生在課程中學習到各種素養能力,進而在生活中實踐和落實,而非僅背誦課文。
教育部指出,普通型高中國語文課綱規定,文言文除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外,課數比率須符合3年平均35%至45%,文言選文以兼顧不同時代、不同作者、不同文類為原則。
教育部說,除教科書外,學校也可依照地區特性、學生需求等自行選擇或編輯合適的教材,又高中國文課本眾多版本選文都涵括修養、品德課題,如翰林出版社課本透過論語探討品德跟修養,也透過孟子探討性善、品德以及仁心仁政的議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