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教團籲 「別再把行政問題丟給教育現場」
全台中小學三成教師壓力大、不快樂,若教師兼任行政,比純教學的科任教師更不快樂。未來台灣學會、瑩光教育協會等團體昨共同提出四點呼籲,希望學校別再當其他部會、局處的業績提款機,也建議建立校內行政任用制度,例如讓教師行政輪替,別再將行政問題丟給教育現場廝殺。
點亮生命教育協會理事長、台北市復興高中前校長劉桂光表示,「行政大逃亡」已發生多年,呼籲應建立校內行政任用制度,例如讓教師行政輪替,讓校內順利運作,而非將問題丟給教育現場,否則當教育環境工作條件不再吸引年輕人,將不只是聘不到老師,而是影響未來的「國力」。
教育團體也提出四點呼籲,一、希望學校別當其他部會、局處的業績提款機,教育部及各縣市教育局處,應為全台教師扛住壓力。
二、各級教育數據資料庫應該串接整合,以減少永無止盡的數據填報。
三、政策推行時間尺度避免急就章,好的教育政策,應有完善配套與時程規畫。
四、家長與教師應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不是只靠學校老師,家長與教師是一起幫助孩子成長的合作夥伴。
不同黨派的立委也出席聲援。立委張廖萬堅表示,三成教師不快樂,很難要求教師教出會快樂學習的學生;立委吳怡玎也強調應正視教師快樂與否與壓力源。立委張其祿則提醒,不快樂的員工就不會有好的生產力,教師不快樂也將影響人才培育,且教師節紀念孔子,但「孔子也是私塾」,教育部應少管一點教育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