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國小生閱讀紙本 高雄出版社及公會捐3990本書

立委邱志偉受邀致詞時強調,出版業與國家文化力息息相關,將會持續為出版業發聲。圖/立委邱志偉辦公室提供
立委邱志偉受邀致詞時強調,出版業與國家文化力息息相關,將會持續為出版業發聲。圖/立委邱志偉辦公室提供

高雄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中華民國出版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聯合向會員出版社募集圖書3990冊,在今日舉辦捐書儀式,全數捐給北高雄共38所國小、豐富學校藏書。受邀出席捐贈儀式的立委邱志偉說,高感謝兩個公會及各出版社的無私付出,學生圖書選擇多元,將讓更多學生愛上閱讀。

捐贈儀式今日在橋頭區五林國小舉辦,捐贈的對象為岡山、橋頭、梓官、彌陀、永安、路竹、湖內、茄萣8區共38所國小,學校多數由校長代表出席活動,每校總共可以獲捐105本書籍。

各校在上週及本週都已經陸續收到圖書,也讓學校的圖書館館藏更豐富多元,協助贈書的麗文文化說,後續將會派員協助學校圖書編目,讓學校圖書更容易管理。

高雄市教育局副局長黃盟惠頒發感謝狀給高雄出版公會、出版公會全聯會及參與捐書活動的10家出版社及基金會。黃盟惠說,教育局每年都有編列經費由學校購書,出版社捐書豐富館藏最大受益就是學校的學生,因此要代表學生們向出版社致謝。

高雄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濬昇說,在數位學習疫情影響下,孩子與紙本書逐漸疏遠,閱讀力降低30%,為重拾閱讀熱情,政府首要應提升購書預算,讓學校充滿書香。

陳濬昇呼籲,高市圖電子書讀者借閱登錄能整合教育局OpenID,提供家長與老師簡單、方便的親子共讀管道;並推廣說書文化,透過出版社、公部門和說書人合作,將故事生動呈現,激勵孩子主動閱讀探索無限可能的未來。

立委邱志偉說,北高雄8區是原高雄縣,教育資源相對於原高雄市區學校較不足,因此他對於選區的教育建設錙銖必較,有機會都會極力爭取,在多方爭取教育部經費投入後,選區的校舍、跑道等硬體設施都陸續獲得改善,感謝出版社的厚愛,一口氣慷慨捐出將近4千本圖書,對於學校普遍偏老舊的藏書是一場及時雨。

邱志偉表示,出版事業興盛與否,與國家的文化力及國力成正比,因此他會持續努力為出版業爭取賦稅減免及學童購書卷,爭取更多資源投入,不能讓出版業孤單。

這次參與活動的包括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城邦分公司(小光點)、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小角落文化)、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小麥田出版)、小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東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財團法人信誼基金會、愛智圖書有限公司、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小天下/未來出版)、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故事媽媽與學校小朋友說故事互動,迴響熱烈。圖/立委邱志偉辦公室提供
故事媽媽與學校小朋友說故事互動,迴響熱烈。圖/立委邱志偉辦公室提供
出版社及公會聯合贈書,由北高雄八區校長代表代為受贈。圖/立委邱志偉辦公室提供
出版社及公會聯合贈書,由北高雄八區校長代表代為受贈。圖/立委邱志偉辦公室提供

高雄市 教育局 邱志偉

延伸閱讀

高雄男行走路中央曝身分 涉8案通緝認栽

《咒術迴戰》最新連載情報外流 出版社東立發布嚴正聲明:不排除採取法律行動

北高雄漁業養殖專區改善排水路工程 預計2024年啟動

感嘆選舉謠言多 陳其邁:賴清德的老家竟還在討論

相關新聞

侯賴柯挺雙語 全教總批錯誤政策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日前向藍綠白三組總統參選人陣營提問雙語政策亂象看法,發現三人雖都支持推動雙語政策,卻多未觸及核心問題...

PISA調查台灣學生「數學焦慮」 也是全球第3

台灣二○二二年PISA成績日前出爐,台灣學生數學能力上升至世界第三,僅次於新加坡與澳門,但台師大衍生教育新創企業數感實驗...

王汎森獲德國宏博研究獎 台灣人文領域第一人

中研院院士王汎森,榮獲德國宏博基金會二○二三年宏博研究獎(Humboldt Research Award),是台灣人文領...

亞洲技能競賽 台灣隊總冠軍

第二屆「二○二三亞洲技能競賽」前天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落幕。台灣技能小將勇奪十二金、六銀、四銅、三優勝,總計廿五面...

教團批總統參選人 教育政策只會撒幣

總統大選進入倒數,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昨召開記者會,公布九月行文藍綠白三陣營總統參選人對於教育議題的回應。全教總表示,三...

開放印度移工引熱議 學者:10萬移工不如1萬留學生

近期印度移工議題引發討論,清華大學印度中心副主任方天賜認為,印度人口多、留學生多,台灣正好有能量可舒緩印度大專教育供給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