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語世代詩人林亨泰百歲辭世 文化部呈總統明令褒揚

詩人林亨泰於昨天上午辭世,享嵩壽100歲。同屬笠詩社的詩人李魁賢表示,林亨泰作為現代主義信奉者,「以詩作實踐和示範,也以論文鼓舞和辯解」、「給台灣的詩學建立許多資產」。其文學涵括「現代主義」、也連結「鄉土」、「本土」和「台灣意識」,反映台灣詩史走向的縮影。林亨泰對台灣詩壇影響深遠,其女林巾力是現任台灣文學館館長。
文化部長史哲聞訊深表哀思與敬意,他表示,身為台灣文學史上極為重要的「跨語世代作家」之一,林亨泰極具代表性,從日治時期到戰後辛苦轉換創作語言,為台灣文學的大河史創造珍貴的資產,也是後人的重要典範,其辭世象徵台灣文學史一段閃亮時代的結束,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
林亨泰,1924年出生於日治時期的台中州北斗郡,筆名亨人、桓太,創作以新詩及論述為主,陸續加入銀鈴會、現代派、笠詩社、台灣筆會等文學社團。1949年出版第一本詩集《靈魂の產聲》(靈魂的產聲),1950年自師範學院畢業後,至北斗中學任教。1956年參加紀弦主導的「現代派」,1964年與文友共同發起成立「笠詩社」,並成為《笠》詩刊首任主編。
現代詩是林亨泰主要的創作文類,從1949年發表第1本詩集到2009年的《生命之詩》,歷經一甲子創作不輟,如論者林巾力所述「創作是林亨泰對生命、對詩最好的註解」。另著有《長的咽喉》、《林亨泰詩集》、《爪痕集》、《跨不過的歷史》、詩論集《現代詩的基本精神:論真摯性》、教育論著《JS 布魯那的教育理論》,以及譯有《保羅•梵樂希的方法序說》等,其詩作及評論對台灣現代詩史影響深遠。
林亨泰曾獲《創世紀》詩論評獎、「榮後台灣詩獎」、「台灣新文學貢獻獎」、「磺溪文學獎」特別貢獻獎、「台灣文學牛津獎」、「國家文藝獎」、吳三連獎文學獎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