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哲訪荷 宣布2024台北國際書展主題國為荷蘭

1624年是荷蘭與臺灣歷史連結的開端,也是臺灣成為世界貿易據點的重要年份,明(2024)年將恰逢400周年。文化部長史哲(中)、荷蘭國家博物館長塔科.迪比茨(Taco_Dibbits,左)及駐荷蘭代表處大使陳欣新共同商討結合雙邊館舍及資源。圖/文化部提供
1624年是荷蘭與臺灣歷史連結的開端,也是臺灣成為世界貿易據點的重要年份,明(2024)年將恰逢400周年。文化部長史哲(中)、荷蘭國家博物館長塔科.迪比茨(Taco_Dibbits,左)及駐荷蘭代表處大使陳欣新共同商討結合雙邊館舍及資源。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長史哲近日訪歐,結束捷克訪問後,14日起啟程前往荷蘭。史哲表示,明年是台灣與荷蘭相遇的400年,台北國際書展特別安排由荷蘭擔任主題國,並將促成荷蘭國家博物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合作推出以台灣為名的「1624特展」,期待台荷在400年後,以出版及2個國家級博物館的對話「再次相遇」。

史哲參訪荷蘭國家博物館,由館長塔科.迪比茨(Taco Dibbits)親自接待,雙方聚焦討論荷蘭國家博物館與台史博的展覽合作。史哲表示,台史博規劃在今年底推出「1624特展」,除將首度曝光館藏17世紀古物「1646《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起源與發展》古籍」,並獲荷蘭國家博物館同意授權運用10數件畫作及立體文物的高階圖像於展覽中,其中包含首次在台灣曝光的1650年代荷蘭風景畫大師庫普(Aelbert Cuyp)的印尼東印度公司商人油畫作品等。

接續參訪荷蘭文學博物館/兒童圖書博物館,1994年開放的兒童博物館是文學博物館的一部分,是一所以「兒童看得懂」的方式,將荷蘭文學中的故事帶入生活所設計建造的博物館,對於未來台灣的國家兒童未來館提供相當好的借鏡。

在文學博物館,史哲與荷蘭外交部國際文化合作大使范德維爾德(Dewi van de Weerd)、MVRDV建築師事務所合夥人及策略長可尼克(Jan Knikker)、文學博物館館長麥德斯(Aad Meinderts)、荷蘭當代批判作家菲輔(Ilja Leonard Pfeijffer)、小說「褔爾摩沙之王」作者貝喬思(Joyce Bergvelt)、知名台荷歷史學者江樹生,以及駐荷蘭代表處大使陳欣新、駐法國台灣文化中心主任胡晴舫等,共同宣布2024台北國際書展主題國為荷蘭,並將由打造荷蘭著名觀光景點鹿特丹商場、台灣的台南河樂廣場、新化果菜市場的MVRDV建築師事務所進行設計。

史哲指出,2024年是台灣與荷蘭相遇400年的日子,「400年後我們談的不是慶祝或是紀念」,而是談1624年對台灣歷史發展的重要性及意義。史哲認為,1624年是台灣史上第一次跟國際相遇的起點,400年後的今天,台灣的民主多元備受國際肯定,台灣應該昂首,更積極地面對面與國際交流,將台灣民主多元社會所產生的文化成果讓國際社會了解。

博物館 史哲 荷蘭

延伸閱讀

台駐捷克代表處文化組揭牌 捷克:我們必須做正確的事

文化部長史哲首次出訪歐洲 捷克參議長邀訪家鄉特爾奇市

史哲:台灣文化世界舞台快速崛起 同時面臨中國大陸威脅

藍皮文博號台北宜蘭9天限定 陸小芬帶鐵道迷重回「看海的日子」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新北特教課後班 有1人即評估開班

台北市自102學年度起,幼兒園、國中小特教生課後照顧專班只要有1位學生參與即可開班,新北教育局昨也宣布,今年寒假起,為鼓...

偏鄉代理師進修難 教育部114學年將開11偏遠地區學分班

近年各縣市教甄開缺多,偏鄉教師流失問題更加受到關注。有現場老師反映,偏鄉任教多年的無證代理老師想透過在職進修取得教師證,...

班班有鮮乳 家長教師團體盼重啟

「班班有鮮乳」執行一學期就喊卡,多個家長團體、教師團體、校長團體昨在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盼能重啟政策,讓學童喝「國產乳」...

國中會考5月17、18日舉行 簡章明天公告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訂於5月17、18日舉行,教育部表示,各考區簡章自1月3日起於全國18個考區試務會及大陸考場試務會網...

家長團體盼重啟「生生喝國產乳」 行政院:會和縣市、部會討論

「班班有鮮乳」執行了一學期就喊卡,多個家長團體及教師團體、校長團體今天在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盼能重啟政策讓學童喝「國產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