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次!中研院首辦兒童科普日 學術殿堂變遊樂園

台灣最高學術殿堂將變身兒童科學遊樂園?中央研究院今天宣布,邁入第26屆的中研院「院區開放」(Open House),今年首度於10月14日(六)加碼舉辦「兒童科普日」,打造專屬學齡兒童的科學遊樂園。
中研院表示,中研院「院區開放」參觀活動邁入第26屆,因應台灣少子化趨勢,向下扎根科學教育,今年首度加碼舉辦「兒童科普日,10月21日(六)「院區開放日」則持續瞄準國高中生、社會大眾。連續兩個週六,合計近300場科普活動,讓全國大小朋友皆能直擊研究現場,與科學家近距離接觸,展開知識大探索。活動官網已於今(11)日正式上線。
中研院「院區開放」每年吸引上萬民眾及全國中學生熱情參與。中研院表示,近年社會期許擴大辦理的呼聲日盛,適逢今年正式進入疫後時期,故再度打破「一日限定」傳統,順應科普「分齡」趨勢,特別加場「兒童科普日」。屆時將結合本院「員工親子日」,推出逾60場互動實驗、闖關遊戲、繪本說故事等活動,趣味性與知識性兼具,適合闔家同樂。
想要化身小小科學家?物理研究所「有趣的液氮火箭」引領小朋友親自製作火箭,應用科學研究中心「樂高膨脹層光顯微鏡」利用遙控器控制車子移動並進行樣品掃描。想要從玩中學?生物化學研究所「手遊解讀基因密碼」以串手飾珠教導遺傳訊息的傳遞機制,還有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魚類森友會:化石化石你是誰?」系列闖關遊戲、歷史文物陳列館「國寶有得拼」九宮格大拼圖等,皆寓教於樂,深入淺出傳遞人文與科學知識。歡迎6至12歲小朋友鎖定10月14日「兒童科普日」,活動當日可先至各接待處索取兒童護照及紀念貼紙。
大朋友也不用擔心,緊接著10月21日重磅登場的「院區開放日」,中研院亦規劃逾230場科普演講、實驗室開箱、手作體驗、影片放映等活動。
AI浪潮席捲全球,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將攜手3位本院學者,以「AI交響/想曲:音樂、語言、哲學」為題,帶來主題演講。當AI遇上古典樂,會激盪出什麼火花?以「多重音高偵測技術」發展出自動採譜人工智慧的資訊科學研究所蘇黎副研究員,將解析如何運用當代的音樂人工智慧之辨識與生成技術,打造虛擬音樂家。
長期鑽研AI「看圖說故事」的資訊所古倫維研究員,將分享AI的演變歷程,解構與AI息息相關的語言模型、深度學習。中國文哲研究所黃冠閔研究員兼所長,要帶領聽眾從哲學角度思考人類如何在AI時代重塑生命及思想風格。「主題演講」將同步線上直播,帶領同學們利用90分鐘認識AI的最新研究趨勢。
中研院表示,部分活動因限定參與人數,採預約登記抽籤制,將於9月18日至10月1日開放報名登記,抽籤結果於10月2日公布,會員將收到報名成功信件,亦可至網站後台查詢。關於報名、交通等相關資訊,請多利用官網「常見問題」查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