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補助換國際生在台工作2年 學界評:難吸引歐美人才

教育部今天(9/7)說明「促進國際生來台暨留台實施計畫」,預計2024至2028年共投入52億元,設置10個海外基地並鼓勵大專校院設置「新型專班」招生。學界評析,該制度如同「兩年換兩年」,近年國際間都在搶人,台灣確實應該即早出擊,但評估誘因對歐美國家學生而言仍較低。
有鑒於國內產業缺工,教育部「促進國際生來台暨留台實施計畫」將擴大招收並留用僑生、港澳生、外籍生等國際學生,預計於歐美、新南向國家設置海外基地,提供修讀華語並有助於新型專班招生。新型專班則包括學士雙聯專班、2年制學士專班等四方案,由國發基金提供專班生學雜費全免,再由企業獎助每月一萬元津貼,但畢業後學生需留台工作二年;若不留台,則須返還補助。
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分析,新型專班招收對象為當地國家大專生,素質應該較佳,而學生來台兩年均無須負擔學雜費、每月還有津貼可拿,加上國內資通訊、財經等薪資水準高,評估對新南向國家學生應有不錯的誘因。
葛自祥形容,政策如同「兩年換兩年」,若綁定學生留台工作太久,則學生也會卻步,而國際人才到處流動,台灣確實應該即早出擊。但也評估,對歐美學生吸引力有限,畢竟歐美薪資水準仍較台灣高。
葛自祥談到,屆時應是學生、學校、企業三方簽約,但既然由國發基金出錢一定是要招優秀的學生,但好學生如何認定,是看學生系排名佔比,或看當地大學國際排名,教育部應應擬合約範本讓學校參考;再者,若學生拿了補助卻不願留台工作甚至「偷跑」,有無追討機制,也還需思考。
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則認為,與其說是教育政策,該政策更像「勞動政策」。但政府確實出手大方,「給得有點多。」對南向國家學生確實有吸引力,但對歐美學生則還有待觀察。
靜宜大學監察人陳振貴則表示,新型專班學生由國發基金補助二年學雜費,再由企業給予津貼,但以給予獎助金與津貼的單位而言似乎不太划算。早期政府規定公費留學生學成回國服務年限為出國獎學金的兩倍,若參照辦理,新型專班學生畢業後至少須留台工作4年,或思考更多工作年限彈性。
▪高三生升學最後關卡!114分科最齊全攻略 從報名到考試規定一次掌握
▪114年分科倒數衝刺!首次加考數乙 8科重點、答題技巧全收錄
▪放棄北一女!她對媽連吼3句話秒選附中 網見後續:做什麼都會成功
▪提前逾20分鐘警告「大地震要來了」!日本科學家找到預警新線索
▪電機系讀3年「沒成就感」想鬼轉 大四生掙扎考研or工作…網:別受限
▪名校+熱門科系=人生起飛?「四大電機」碩士生吐心聲:希望你不會成為下一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