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草實驗小學校長逆思維救小校:到偏鄉讀書最潮

台南市勞工局「職場ㄟ大小事」系列講座,今天邀請白河區仙草實驗小學校長李志軒分享「醒著做夢的人─談教育創新逆思維」,他如何透過「逆思維」,逆勢向上創新思維翻轉偏鄉教育。
李志軒認為偏鄉學校應該要發展出一種底氣,一股讓開往市區學校的公車調頭,改把市區的學生載回偏鄉的自信。他從課程與教學出發,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的學校特色,吸引家長的認同,從永康及善化區把孩子送進仙草實小就讀,從6年前接任時的19位學生,現在已經有49位學生。
李志軒表示,「逆思維」意思是再想一想「think again」或是換位思考「think different angle」,思考不能只是直線式,要有反向思考的能力才能有新創思維。在疫情肆虐時,從實體到線上,從單一到混成,仙草實小展現彈性與韌性,化阻礙成優勢,發展出獨特的藍海策略,激發大家重新思考偏鄉教育的未來與可能性。
善用線上的優勢,將認知學科(如國、英、數)改為線上,因為班級人數不多,所以採跨校的方式進行,例如四年級的英語課某一單元由A校的老師擔任主要的授課者,A、B兩校的學生同時上線,而B校的老師則從旁協助。老師跨校的共備,彼此協助減少負擔,解決專長師資不足的困境,也增加學生同儕互動,促進討論與思考,同時可以進行差異化的分組。
李志軒指出,偏鄉學校人數不多,擁有多元的學習環境,適性化、客製化的教學,廣闊的校園空間,到偏鄉就讀將會是一種趨勢,也是最潮、最時尚的教育選擇。
李志軒說,「偏鄉不再悲情,我們要昂首自信」。以轉換課程,讓學生自己來思考,例如學生想要有一間新的圖書館,在老師帶領下,學生靠自己表演太鼓、賣手工皂及繪本,在市集裡辛苦賺得小額資金,並藉著學生出色表演吸引外界關注,獲得大仙寺捐款和敎育局預算浥注,成功募集資金,完成圖書館興建,學生從夢想出發、努力實踐到願望達成,期許「仙草的第一小步,是改變的敎育的一大步」。
勞工局長王鑫基表示,李志軒以創意敎學、改變舊思維,面對偏鄉少子化問題,面對可能被裁校或併校問題,將翻轉偏鄉教育現場的實務經驗,去影響更多的學校校長們,透過新創理念的分享,激勵更多的老師,藉由思維的改變及教學策略的提升,幫助到更多的孩子。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