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晃不停!凌晨連4震「最大規模5.4」嘉義阿里山也很搖

讓教育走向世界!全國高中、特教校長會議北區場今開幕

全國高中及特教學校校長會議今天起一連2天在國立苗栗農工舉辦北區場次,教育部長潘文忠(中)上午主持開幕。記者胡蓬生/攝影
全國高中及特教學校校長會議今天起一連2天在國立苗栗農工舉辦北區場次,教育部長潘文忠(中)上午主持開幕。記者胡蓬生/攝影

112學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及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會議今天起一連兩天在國立苗栗農工舉辦北區場次,教育部長潘文忠主持開幕,這次校長會議以「Team Education!讓教育走向世界!」為主軸,參與對象包括全台高中職校及海外學校校長,地方政府教育局處代表,盼透過重大政策說明、分組專題研討、學校經驗分享及各校提案討論,讓各地校長得以學習教育新興議題與實務,運用於校務推動。

教育部國教署指出,會議首日「國家重大政策說明」及「學校實務經驗分享」,與校長討論有關國際教育、社會情緒學習技巧、數位教學及本土語教育等議題,希望讓與會校長瞭解並協助推動目前重大政策方向,關注學生心理健康、運用最新科技於教學等議題,也透過主講校長分享彼此校務經營經驗,讓校際合作夥伴關係更深化。

「分組專題研討」方面,聚焦數位/網路性別暴力防治教育、高中自主學習實踐與學生回響、人工智慧時代的技職教育與產學連結、學生情緒行為問題的因應與支持,透過專家學者與校長對談,以專業引導、實務分享方式,提供校長最新教育政策方向。

苗栗縣長鍾東錦應邀出席開幕,他強調苗栗目前重點在發展觀光、科技,並推介縣內雙慢城、水果之鄉大湖、卓蘭,科技方面在竹南、頭份打造科技城,銅鑼科學園區也有台積電計畫設廠的好消息;他說苗栗先前最知名的就是「負債多」,與教育處討論經費就頭大,感謝教育部、 國教署對苗栗的支持與厚愛,能免除一些項目配合款,對苗栗教育投注心力。

明天會議次日將邀「瓷林」董事長林光清談「美感教育與藝術素養陶冶」,分享苗栗平凡子弟登上世界知名品牌的成功路程,讓校長瞭解業界品牌經營方式及藝術家職人精神。

除北區場次,南區場次8月15、16日將在國立台南一中辦理。

全國高中及特教學校校長會議今天起一連2天在國立苗栗農工舉辦北區場次,與會各縣市校長及出席人員大合影。記者胡蓬生/攝影
全國高中及特教學校校長會議今天起一連2天在國立苗栗農工舉辦北區場次,與會各縣市校長及出席人員大合影。記者胡蓬生/攝影
全國高中及特教學校校長會議今天起一連2天在國立苗栗農工舉辦北區場次,與會各縣市校長及出席人員大合影。記者胡蓬生/攝影
全國高中及特教學校校長會議今天起一連2天在國立苗栗農工舉辦北區場次,與會各縣市校長及出席人員大合影。記者胡蓬生/攝影
全國高中及特教學校校長會議今天起一連2天在國立苗栗農工舉辦北區場次,與會各縣市校長及出席人員大合影。記者胡蓬生/攝影
全國高中及特教學校校長會議今天起一連2天在國立苗栗農工舉辦北區場次,與會各縣市校長及出席人員大合影。記者胡蓬生/攝影

品牌 國教署 教育部 特教

延伸閱讀

苗栗儲能場跳過地方送電運轉 鍾東錦重砲批偷雞摸狗

苗栗邀羅智強與青年對談挨批 鍾東錦:避開政治議題

柯文哲同台鍾東錦 洪申翰酸:原來聯合政府是拉攏惡霸

柯文哲苗栗選哲之友會 鍾東錦到場還人情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偏鄉代理師進修難 教育部114學年將開11偏遠地區學分班

近年各縣市教甄開缺多,偏鄉教師流失問題更加受到關注。有現場老師反映,偏鄉任教多年的無證代理老師想透過在職進修取得教師證,...

班班有鮮乳 家長教師團體盼重啟

「班班有鮮乳」執行一學期就喊卡,多個家長團體、教師團體、校長團體昨在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盼能重啟政策,讓學童喝「國產乳」...

國中會考5月17、18日舉行 簡章明天公告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訂於5月17、18日舉行,教育部表示,各考區簡章自1月3日起於全國18個考區試務會及大陸考場試務會網...

家長團體盼重啟「生生喝國產乳」 行政院:會和縣市、部會討論

「班班有鮮乳」執行了一學期就喊卡,多個家長團體及教師團體、校長團體今天在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盼能重啟政策讓學童喝「國產乳...

國內首設公費技職師資班 教授看衰

為吸引學生投身技高師培,台師大工業教育系轉型為國內首個技職師資公費專班,今年將招收首屆學生,公費生一年可受領十二點八萬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