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回應國籍爭議 蕭美琴:從未放棄中華民國國籍,沒有回復的問題

亞錦賽/封徐若熙「154公里怪物」韓媒:連續被台灣投手壓制

2023房市代表字出爐 近五成購屋人超有感

公務機關使用生成式AI十大指引曝光 機密文書擬禁用

國科會今天研訂「行政院及所屬機關(構)使用生成式AI參考指引」,共有10項內容,供各機關依循,各機關得視使用生成式AI業務需求,參酌參考指引另訂使用規範或內控管理措施。本報資料照片
國科會今天研訂「行政院及所屬機關(構)使用生成式AI參考指引」,共有10項內容,供各機關依循,各機關得視使用生成式AI業務需求,參酌參考指引另訂使用規範或內控管理措施。本報資料照片

近年來生成式AI快速發展,影響遍及全球產官學研各界。國科會研訂「行政院及所屬機關(構)使用生成式AI參考指引」草案,共有10項內容,供各機關依循,其中製作機密文書應由業務承辦人親自撰寫,禁止使用生成式AI。全案將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公布10天,公開徵詢各界意見,蒐集各界意見再調整。

國科會表示,衡酌AI發展具重要性且與資訊安全及國家安全息息相關,參考指引明確揭示各機關人員使用生成式AI時,應秉持負責任及可信賴之態度,掌握自主權與控制權,並秉持安全性、隱私性與資料治理、問責等原則,不得恣意揭露未經公開之公務資訊、不得分享個人隱私資訊及不可完全信任生成資訊。因AI之發展日新月異,後續將觀察全球AI發展趨勢與因應作為,及各機關於人工智慧應用之推動情形,持續滾動修正。

參考指引草案十點如下:

一、為使行政院及所屬機關(構)使用生成式AI提升行政效率,並避免其可能帶來之國家安全、資訊安全、人權、隱私、倫理及法律等風險,就各機關使用生成式AI應注意之事項,訂定參考指引。

二、生成式AI產出之資訊,仍需業務承辦人就其風險進行客觀且專業的最終判斷,不得取代業務承辦人自主思維、創造力及人際互動。

三、製作機密文書應由業務承辦人親自撰寫,禁止使用生成式AI。機密文書指行政院「文書處理手冊」所定之國家機密文書及一般公務機密文書。

四、業務承辧人不得向生成式AI提供涉及公務應保密、個人及未經機關(構)同意公開之資料,亦不得向生成式AI詢問可能涉及機密業務之問題,或運用生成式AI蒐集或處理個人資料。

五、各機關不可完全信任生成式AI產出之資訊,亦不得以未經確認之產出內容直接作成行政行為或作為公務決策之唯一依據。

六、各機關使用生成式AI作為執行業務或提供服務輔助工具時,應適當揭露。

七、使用生成式AI應遵守資通安全、個人資料保護、著作權與相關資訊使用規定,並注意其侵害智慧財產權與人格權之可能性。各機關得依使用生成式AI之設備及業務性質,訂定使用生成式AI之規範或內控管理措施。

八、各機關應就所辦採購事項,要求得標之法人、團體或個人注意本參考指引,並遵守各該機關依前點所訂定之規範或內控管理措施。

九、公營事業機構、公立學校、行政法人及政府捐助之財團法人使用生成式AI,得準用參考指引。

十、行政院及所屬機關(構)以外之其他機關得參照參考指引,另訂各該機關使用生成式AI之規範。

行政院 國科會

延伸閱讀

董經緯出任香港國安公署署長 李家超表示歡迎

1,438億 明年科技預算創新高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公部門AI指引 半年內處理

國科會113科技預算先期規畫 匡列1438億元向政院陳報

相關新聞

亞洲技能競賽 台灣隊總冠軍

第二屆「二○二三亞洲技能競賽」前天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落幕。台灣技能小將勇奪十二金、六銀、四銅、三優勝,總計廿五面...

教團批總統參選人 教育政策只會撒幣

總統大選進入倒數,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昨召開記者會,公布九月行文藍綠白三陣營總統參選人對於教育議題的回應。全教總表示,三...

開放印度移工引熱議 學者:10萬移工不如1萬留學生

近期印度移工議題引發討論,清華大學印度中心副主任方天賜認為,印度人口多、留學生多,台灣正好有能量可舒緩印度大專教育供給失...

廖志坤基金會 發105萬助學創新高

財團法人廖志坤文教基金會27年來協助清寒弱勢不間斷,幫助苗栗縣中港溪(頭份市、三灣及南庄鄉)學子,前天在頭份市建國國中舉...

首屆新課綱分發入學生 高分群偏少

新課綱的第一屆學生已於去年九月上大學,今年暑期升大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統計與分析校內不同入學管道的學生成績表現,首屆新課...

陸生納健保 明年2月上路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日前提出陸生納健保政策。行政院昨宣布,陸生納健保於明年二月實施。衛福部指出,受惠陸生約二千人,最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