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加拿大對美關稅「核武級手段」曝!美網友嚇壞:要搬離美國

舊制退休金較優?他新舊制年資各半 試算結果差很大

NBA/巴特勒飆罕見壓哨外線 勇士退尼克奪7連勝送柯爾大禮

每年2.5萬補助僅獎落學生 大學:調漲學雜費仍有必要

台大校長陳文章表示,大專校院調漲學雜費近年非常不容易,但確實應該依照當年經濟條件調整,「我認為是有必要的。」記者許維寧/攝影
台大校長陳文章表示,大專校院調漲學雜費近年非常不容易,但確實應該依照當年經濟條件調整,「我認為是有必要的。」記者許維寧/攝影

副總統賴清德與教育部今天宣布重大教育政策,公、私立大學一年學雜費落差約五萬元,教育部將至少補助每位就讀私立大專校院的學生每年至少2萬5000,預計可嘉惠59.1萬名的私立大專學生。私立大學校長多表示「喜聞樂見」,但大專校院不分公私立均認為,雖予學生補助,但實際上進入學校的經費沒有變多,調漲學雜費仍有必要。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朱俊彰稍早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希望於113年預算和中央積極爭取,預計最快明年二月、112學年下學期即可上路。運作方式將比照中、低收入學生等補貼方式,無需再申請,屆時每學期將直接從應繳學雜費中扣除。

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表示,學校樂觀其成,能讓經濟壓力降低,學生也想必很高興。但學費受補助者是學生,教育部還是應該補助學校,針對學費調漲還是要繼續努力,畢竟學校要維持教學品質,還是要增加經費以提升辦學。

何明果指出,私立學校學雜費長年凍漲,當然還是很辛苦,「調漲學雜費大家還是要繼續努力。」因學校沒有增加任何經費,只是學生壓力減少,如先前第一波電費漲價,學校電費上揚15%,近期再加上通貨膨脹,學校確實很辛苦。

至於是否有助於私校招生?何明果認為,對私校招生多少有幫助,且讓就讀公、私立學校的差別變小,又現在私立大專校院不少老師也很認真、教學品質不差,學生更能依自身興趣選擇校系而非受學費高低主導。

台大校長陳文章則表示,大專校院調漲學雜費近年非常不容易,但確實應該依照當年經濟條件調整,「我認為是有必要的。」若經濟成長,教師聘僱、業務等層面都會增加,學雜費沒有調整,經營上想當然會較困難。

陳文章認為,學雜費調整必須先說明用於何處,以及如何在調漲學雜費下照顧弱勢生。以台大為例,台大提出招收弱勢升等希望入學管道,入學即照顧四年,由台大自籌經費;又台大經費一年為200億,但北京清華大學則為1600億,過去台大經費是和大陸蘭州大學比,「現在要比到貴州大學了。」

陳文章指出,私立大學多少仍會憂心,因為政府該波補助僅是針對學生,「但繳入學校的錢不變。」若要兼顧學校營運,學費調整還是有其必要,除了明年調整公私立大學教研人員有望調薪外,學費可再考量。

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表示,學校樂觀其成,能讓經濟壓力降低,學生也想必很高興。但學費受補助者是學生,教育部還是應該補助學校。記者許維寧/攝影
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表示,學校樂觀其成,能讓經濟壓力降低,學生也想必很高興。但學費受補助者是學生,教育部還是應該補助學校。記者許維寧/攝影

台大 教育部 高教

延伸閱讀

賴清德推公私立大專學雜費縮短五成 已和蔡英文討論過

私大學費年補助2.5萬 青民協籲應避免「齊頭式平等」

賴清德拋私大學費補助 政院:盡速提具體方案及配套

私立大專怕沒錢調薪 教育部:最大能力協助各校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網紅作家蔡潔米呼應央視貼文挨批 暫關IG回覆功能

時尚網紅作家蔡潔米響應中共官方主張,稱台灣為「中國台灣省」,遭ELLE Taiwan切割,合作品牌也發聲明終止合作,蔡潔...

首航成功!教育部御風輪海事實習船 返回高雄母港

教育部斥資16.5億元打造御風輪海事實習船,上月底首航前往日本東京,今天結束海上實習課程返回高雄港泊靠17號碼頭,高科大...

國中會考17.5萬人報名 創新低

一一四年國中教育會考已完成報名,全國十八個考區及大陸考場總報名人數計十七點五萬人,再創新低,但更大的招生危機還在後頭。面...

巴頭、推摔都觸法 南市要求各幼兒園張貼「虐童零容忍」海報

台南市政府為確保幼兒園全面落實正向管教,教育局製作並發送「虐童零容忍」海報,分為教保服務人員版與機構負責人版,要求各園將...

台積電員工子女免設籍入學惹議 高市教育局:僅個位數申請

台積電高雄廠5座廠房將聘用8000多名員工,高雄市教育局在現階段廠房設置期間,提供員工子女免遷戶籍,只要拿出台積電員工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