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R補助斷炊恐頓失數百萬計畫經費 大學自己找路活下去

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邱毓斌率屏大團隊推動「搖滾社會力」計畫,學生與社區夥伴一同搭建美濃手作步道。圖/搖滾社會力計畫團隊提供
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邱毓斌率屏大團隊推動「搖滾社會力」計畫,學生與社區夥伴一同搭建美濃手作步道。圖/搖滾社會力計畫團隊提供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第三期審查落幕,依計畫類別,補助各計畫至多350萬元至1100萬元不等,若已在前二期計畫打下基礎,卻未獲第三期補助者,恐無以為繼。但也有學校看重計畫價值,改透過校務基金、高教深耕經費挹注「落馬」計畫,為團隊帶來及時雨。也有計畫主持人深耕在地、成立地方協會,未來將以NGO模式繼續打拚。

台師大減塑促進中心除了積極舉辦淨灘、淨街活動之外,也邀請各校教師參與減塑工作坊、創意競賽「金塑獎」、開設Podcast節目,並與古莊社區發展協會密切合作,曾獲USR第一期計畫補助,未料第二期落馬,經費戛然而止。

計畫主持人、台師大人家系副教授魏秀珍表示,所幸校方願意勻支高教深耕預算,長期合作的社區發展協會也非常支持,儘管經費不如從前,仍能保留教材工作坊,並推動減塑桌遊、教師研習,延續計畫精神。

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邱毓斌率屏大團隊推動「搖滾社會力」計畫,與學生走讀國境之南,扶植鄰近社區設計遊程,發展生態旅遊,更促成墾管處與屏大簽署合作備忘錄,今年卻未獲第三期計畫補助。他表示,校方知道未獲補助後,經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同意,決定到明年底前投入300萬校務基金,維繫屏大社會實踐與課程改革的動能。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管中祥主持「重構大學路」計畫,以深度訪談、田野調查、共辦活動、座談講堂、工作坊、在地課程等方式認識民雄,已連二期獲教育部補助,今年欲轉型申請深耕型計畫卻失利。

管中祥坦言,自知計畫會有結束的一天,過去推動計畫,也不斷思考如何朝地方組織發展,與在地居民平等互動,學校有責任做民雄的文化中心,因此去年七月成立「打貓街坊文化協會」,未來會按NGO模式活下去,「只是沒想到這天來得這麼快」。

【文教熱話題】

▪ 【專題】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青少年邊玩邊學的網路世界
▪ 【專訪】從小「超愛講話」斜槓學生兼網紅 她如何做到14歲YT就有8.6萬訂閱?
▪ 【專訪】親子3C衝突一招化解 媽媽「不窺探」的溫柔:社群就是孩子另一張臉
▪ 【專訪】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心理師的殘酷領悟: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
▪ 【專訪】高三生YTR企劃拍片剪輯一手包!父母默默關注、大方贊助設備
▪ 【專訪】社群如雙面刃有好事有壞事 高三生愛用Study With Me讀書變自律!
▪ 「數位原生世代」學習神器調查 直播「讀書」竟有百萬人搶看?
▪ 【街訪】封鎖爸媽的原因竟是...青少年都在用的APP你聽過幾個?
▪ 【街訪】學霸都下載什麼App? 直擊Z世代數位學習工具

高教 教育部 台師大 中正大學

延伸閱讀

王丹遭指控性騷 清大:若確認違性平法 他將無法在台灣任何大學任教

大學招生 媒體最新民調:種族不應是重要考量

大學畢業首年薪資「這學群」3.8萬最高 碩畢薪資平均達5萬

霧峰某大學舍監闖女大生寢室 用凡士林狂抹腳猥褻遭訴

相關新聞

教師節祝賀 蔡英文:政府會繼續努力當老師們的後盾

今天是教師節,蔡英文總統在臉書上說,謝謝老師們的辛苦付出,各位老師辛苦了。「政府會繼續努力,當老師們的後盾,一起為台灣的...

中小學教師3成不快樂 兼行政壓力大

今天是教師節,多個教育團體針對台灣中小學教師快樂程度進行大調查,卻有三成教師在滿分十分的快樂指數中,僅在四分以下,三成教...

偏鄉教改難/師資困境 專聘制招不到熱血師

立法院二○一七年末三讀通過「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挹注加給津貼提升偏鄉教師福利,並在正式教師及代理教師間撐出新的空...

長照類科休退學率高 難解人才荒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但因長照相關產業薪資低、工時長,職務較無成長空間,導致大專校院「老年人及失能成人照顧」學類學生,...

孩子不來 老師走了 偏鄉小校 淪「華麗的空城」

各級學校陸續開學,許多偏鄉小校卻還「等嘸人」:沒有學生、也沒有老師。澎湖的虎井國小在校友支持下,大手筆向台灣本島反向招生...

大愛接住弱勢生 66師獲菁師獎

有「民間師鐸獎」之稱的第十二屆「教育大愛菁師獎」表揚大會昨頒獎,主辦單位懷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陳玲社會福利慈善事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