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舜文獎世新座談 聯合報分享專題心法

吳舜文新聞獎校園論壇昨於世新大學舉辦校園場,聯合報新聞部得獎人到場和學子分享專題製作心法,從發掘問題出發,透過實際採訪,發現統計數據無法呈現的樣態,進而發現社會防護網易疏忽的漏洞,彰顯新聞人的價值。
聯合報與世新大學新聞系舉辦「吳舜文新聞獎校園論壇,驅動社會創新:媒體如何發揮社會影響力」,由吳舜文新聞獎助基金會秘書長廖建順、聯合報副內容長王茂臻,以及第卅二屆吳舜文新聞獎文字類深度報導獎得主洪欣慈與學生座談。
王茂臻分享,猶記得當年坐在時任陸委會主委蔡英文面前,記者輪番提問、彼此攻防,也見證了蔡英文從尚未掌握權力再到執政巔峰,新聞記者可當面予當權者指教,就是媒體人的價值。
王茂臻也談到,盼和新一代媒體工作者交流,雖無法保證收入和科技業一樣可觀,但聯合報系近年努力嘗試轉型,保證永續經營。
洪欣慈也以專題「兒虐悲歌─搶救哭泣的孩子」為例分享製作心法。她表示,專題通常源自於疑問,從疑問出發確立方向,進而搜集數據、初訪,再依據平台特性擬定稿單、寫稿。
洪欣慈談到,實際採訪也會揭露數據無法呈現的面相,如精神虐待較肢體暴力是更難發現的暴力樣態,甚至常見於白領階級。對此,也開展出情緒勒索等議題,點出社工流動率高的困境,進而讓衛福部承諾改善、法務部願修法,促成正向改變。
▪ 【專題】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青少年邊玩邊學的網路世界
▪ 【專訪】從小「超愛講話」斜槓學生兼網紅 她如何做到14歲YT就有8.6萬訂閱?
▪ 【專訪】親子3C衝突一招化解 媽媽「不窺探」的溫柔:社群就是孩子另一張臉
▪ 【專訪】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心理師的殘酷領悟: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
▪ 【專訪】高三生YTR企劃拍片剪輯一手包!父母默默關注、大方贊助設備
▪ 【專訪】社群如雙面刃有好事有壞事 高三生愛用Study With Me讀書變自律!
▪ 「數位原生世代」學習神器調查 直播「讀書」竟有百萬人搶看?
▪ 【街訪】封鎖爸媽的原因竟是...青少年都在用的APP你聽過幾個?
▪ 【街訪】學霸都下載什麼App? 直擊Z世代數位學習工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