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率團訪美 拓展華語與高科技研究合作

教育部率團參加美洲教育者年會,30日參觀傅爾布萊特基金會展攤。左起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那原道、美國國務院教育暨文化事務局副助理國務卿羅森茲威、教育部次長劉孟奇、駐美代表蕭美琴、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柏格。 中央社
教育部率團參加美洲教育者年會,30日參觀傅爾布萊特基金會展攤。左起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那原道、美國國務院教育暨文化事務局副助理國務卿羅森茲威、教育部次長劉孟奇、駐美代表蕭美琴、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柏格。 中央社

教育部30日率團參加美洲教育者年會,推廣華語教育,拓展台美高科技研究合作機會。左起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顧問蘇慧貞、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柏格、波蘭教育科學部政務次長雷姆科夫斯基、駐美代表蕭美琴、教育部次長劉孟奇、美國國務院教育暨文化事務局副助卿羅森茲威。 中央社
教育部30日率團參加美洲教育者年會,推廣華語教育,拓展台美高科技研究合作機會。左起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顧問蘇慧貞、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柏格、波蘭教育科學部政務次長雷姆科夫斯基、駐美代表蕭美琴、教育部次長劉孟奇、美國國務院教育暨文化事務局副助卿羅森茲威。 中央社
教育部次長劉孟奇率團參加美洲教育者年會,推廣華語教育,並拓展台美高科技研究合作機會。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柏格今天表示,這是向國際教育社群推廣台灣的重要場所。

美洲教育者年會(NAFSA)今天在華府揭幕,24所台灣大專院校共60多人參與這次年會。美國國務院教育暨文化事務局副助理國務卿羅森茲威(EthanRosenzweig)、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以及率團與會的波蘭教育科學部政務次長雷姆科夫斯基(Tomasz Rzymkowski)出席台灣展攤的開幕儀式。

劉孟奇表示,近年來透過台美教育倡議,不論是美國推廣華語教育,或是台灣在大學提升英語教育,以及與美國大學提升研究合作,都有巨大進展。希望透過這次訪問,進一步加強與美方教育合作,特別是讓台美大學有更多交流與深化的機會

他指出,語言教育合作是台美教育交流的重要部分,美國需要大量的華語教育人才;台灣在推動雙語人才方面,也需要美方提供優質教學師資。除此之外,台美在高科技研究,像是半導體、量子科技、人工智慧(AI)、資料科學等都有很多合作機會,目前也都有很好進展。

羅森柏格致詞時表示,美台在今年2月舉行第3次台美教育倡議高層對話,重申擴大雙邊教育合作。透過教育部此次率團訪美,美台雙邊討論持續交流合作機會。台灣展攤今天的揭幕,是向國際教育社群推廣台灣的重要場所。

駐美代表蕭美琴指出,台美教育合作將持續擴大與深化,這不只是培訓社會所需的人才,也促進雙邊人民更堅實夥伴關係與了解。

教育部率團參加美洲教育者年會,推廣華語教育,拓展台美高科技研究合作機會。美國國務院教育暨文化事務局副助卿羅森茲威(左)30日開心與大家自拍合影。 中央社
教育部率團參加美洲教育者年會,推廣華語教育,拓展台美高科技研究合作機會。美國國務院教育暨文化事務局副助卿羅森茲威(左)30日開心與大家自拍合影。 中央社

美國在台協會 華語 羅森柏格

延伸閱讀

北科大AI雙聯碩士班爭議 教育部令113學年停招

教部訪馬里蘭州政府促教育合作 趁機宣傳玉山計畫攬才

慈濟大學併校最後一哩路6月闖關 教育部再提5大意見

華夏科大115學年停辦 教師由台科大聘任、六年免評鑑

相關新聞

亞洲技能競賽 台灣隊總冠軍

第二屆「二○二三亞洲技能競賽」前天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落幕。台灣技能小將勇奪十二金、六銀、四銅、三優勝,總計廿五面...

教團批總統參選人 教育政策只會撒幣

總統大選進入倒數,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昨召開記者會,公布九月行文藍綠白三陣營總統參選人對於教育議題的回應。全教總表示,三...

開放印度移工引熱議 學者:10萬移工不如1萬留學生

近期印度移工議題引發討論,清華大學印度中心副主任方天賜認為,印度人口多、留學生多,台灣正好有能量可舒緩印度大專教育供給失...

廖志坤基金會 發105萬助學創新高

財團法人廖志坤文教基金會27年來協助清寒弱勢不間斷,幫助苗栗縣中港溪(頭份市、三灣及南庄鄉)學子,前天在頭份市建國國中舉...

首屆新課綱分發入學生 高分群偏少

新課綱的第一屆學生已於去年九月上大學,今年暑期升大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統計與分析校內不同入學管道的學生成績表現,首屆新課...

陸生納健保 明年2月上路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日前提出陸生納健保政策。行政院昨宣布,陸生納健保於明年二月實施。衛福部指出,受惠陸生約二千人,最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