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鄉鄉有台大」翻轉弱勢? 數據揭露階級流動殘酷真相

Lisa瘋馬秀演出尺度曝光!脫到剩性感內衣褲粉絲驚呆

美短想摸牛蛙 牠吼出「巨大貓叫聲」警告!現場3隻貓都嚇傻:牠會講我們的語言?

教職員比學生多...大湖武榮國小剩3名畢業生 面臨廢校命運

苗栗縣大湖鄉武榮國小目前僅剩3名六年級畢業生,下學年面臨沒有學生就讀的窘況。圖/取自武榮國小網站
苗栗縣大湖鄉武榮國小目前僅剩3名六年級畢業生,下學年面臨沒有學生就讀的窘況。圖/取自武榮國小網站

苗栗縣大湖鄉武榮國小目前僅剩3名六年級學生,且即將畢業,由於今年沒有新生報到,下學年將變成沒有學生的「空校」,面臨裁撤廢校命運,縣內偏鄉小校占了三分之一,但小校裁併作業已約7年未再辦理,縣府教育處強調小校裁併有法規依循,教職員工安置也會有規畫。

武榮國小創校已64年,學區居民多經營草莓、水梨及柑橘等果園,但受少子化、人口外移影響,學生愈來愈少,去年沒有小一新生入學,全校僅剩二至六年級5個班,學生數也僅10人,其中還包括2名跨學區就讀的學生,校方雖提供免費早午餐及課輔,但家長擔心學生數太少不利孩子學習與互動,也紛紛轉至鄰近的南湖國小,全校現僅剩3名即將畢業的六年級學生,比9名教職員人數還少。

苗栗縣共111所國小,少於50人的小校占了三分之一,其中低於30人的更有20多校,7年前大湖鄉新開國小因不足30名學生,曾被列為廢校名單,但引發社區居民及家長激烈反彈,後來廢校作業停擺,近年來縣內未再進行小校裁併作業。

縣議員徐永煌關心縣內學校少子化情況,上午在議會質詢,教育處長葉芯慧強調學校少子化問題在其他縣市都存在,縣內制定有小校裁併法規,並會採取預告模式,將少於30人學校的現況、附近學校距離等資訊告知家長,至於教師安置也會有規畫。

武榮村長陳慶檸表示,武榮國小因缺學生可能被廢校,這是沒辦法的事,如果學校被裁撤,希望縣府能將校園規畫為關懷據點,村內目前缺少這樣的場域,改設關懷據點可增加對周邊東興、義和及武榮社區年長居民的照顧。

武榮國小代理校長藍曉萍說,學校去年沒有新生入學,今年也沒有新生報到,現有六年級3名學生6月間畢業後,下學年學校將無學生就讀,校方已將現況呈報縣府教育處並等候函覆處理方式。

【文教熱話題】

▪ 【專題】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青少年邊玩邊學的網路世界
▪ 【專訪】從小「超愛講話」斜槓學生兼網紅 她如何做到14歲YT就有8.6萬訂閱?
▪ 【專訪】親子3C衝突一招化解 媽媽「不窺探」的溫柔:社群就是孩子另一張臉
▪ 【專訪】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心理師的殘酷領悟: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
▪ 【專訪】高三生YTR企劃拍片剪輯一手包!父母默默關注、大方贊助設備
▪ 【專訪】社群如雙面刃有好事有壞事 高三生愛用Study With Me讀書變自律!
▪ 「數位原生世代」學習神器調查 直播「讀書」竟有百萬人搶看?
▪ 【街訪】封鎖爸媽的原因竟是...青少年都在用的APP你聽過幾個?
▪ 【街訪】學霸都下載什麼App? 直擊Z世代數位學習工具

廢校 少子化 苗栗縣

延伸閱讀

客運停駛衝擊交通 泰安、大湖藉幸福巴士鏈結生活圈

客運停駛衝擊交通 泰安、大湖藉幸福巴士鏈結生活圈

天下為「公」?高中應屆畢業生入公立大學占比首破四成

天下為「公」?高中應屆畢業生入公立大學占比首破四成

相關新聞

苑裡鎮首辦兒童參與式預算投票 12提案電競比賽最高票

苗栗縣苑裡鎮公所推動號稱全台首次舉辦以兒童為主體的參與式預算,上午在鎮立體育場辦投票園遊會,邀學童參與投票,總計投下27...

搶救人社班 院士進駐高中開課

台灣「重理工、輕人文」風氣盛,政府又力推資通訊領域,儘管新課綱增設人文選修課,仍挽不回高中人社、語文資優班式微趨勢,大學...

竹中校史館提報文資 8日現勘

新竹高中校史館已有91年歷史,乘載師生共同記憶,如今做為校史館常設展區,由於缺乏空調設備又漏水,竹中校友今年向文化部提報...

高雄近萬弱勢學生 今起可持卡到超商兌換生理用品

高雄市生理用品數位票卡今天正式上線,經濟弱勢學生可持一卡通票卡到4大超商兌換多元生理用品,估計有9000名學生受惠。

花蓮國中生少229人 3國小0新生

昨天開學日,花蓮縣內國中學生數較上學年度減少229人,減少3班,國小增加106人、3班,不過,國中小新生數都減少,港口、...

國小開學日 多校新生入學僅1人

昨天開學日,高屏澎東多所學校新生僅個位數,甚至只有1人,高雄市新生2萬761人,較去年減少1002人,有42所學校新生1...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