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就職典禮移室內「逾萬賓客減到700人」!維安重新布局

高中模擬考分數超差…她1心法學測衝上頂大:不到最後別輕言「我不行」

李玟50歲冥誕!二姊淚思妹「妳永遠是那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

竹市宣布每年增加5千萬預算 9月起調升學童午餐補助

新竹市國中小營養午餐自2016年凍漲至今,近年因民生物價、基本工資上漲,將自112學年度(今年9月)起調整營養午餐費及補助。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市國中小營養午餐自2016年凍漲至今,近年因民生物價、基本工資上漲,將自112學年度(今年9月)起調整營養午餐費及補助。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市國中小營養午餐自2016年凍漲至今,近年因民生物價、基本工資上漲,將自112學年度(今年9月)起調整營養午餐費及補助。市府指出,為減輕家長壓力,明年整年學生午餐費預算將從原本3億元預算增加至3億5000萬元;鑑於今年預算已編列,今年下半年市府將另追加2100萬元預算提高學生午餐補助經費,將採定額補助、不足部分由家長繳交,一起照顧孩子們營養午餐。

教育處表示,目前學生營養午餐費為國小每生每餐40元、國中每生每餐43元。由於民生物價、基本工資上漲,通貨膨脹確已影響學生午餐供膳品質,除參考行政院主計處公告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外,也邀學校、家長代表及府內相關單位共同研商,最後決議今年9月後,國小餐費將由40元調整至50元(市府補助由35元增至40元)、國中餐費由43元調整至55元(市府補助由38元增至45元)。

教育處指出,參加學校營養午餐的學童,一學期需繳交1360元,平均每日13.6元,費用包含每日分攤10元餐費及一學期360元用於學生打菜用品、食材檢驗與廚房水電及維護等基本費用;此外,為讓午餐更即時貼近學生需求,教育處另研擬「午餐費用訂定參考原則」,未來將採市府定額補助後,以一學年為單位,各校可依該原則透過問卷方式視需求調整午餐費;至於經濟弱勢學生,午餐費用則由市府全額補助。

市長高虹安指出,不少家長與議員都反映,為因應物價上漲及通貨膨脹,建議提高營養午餐費用,藉此提升學生用餐品質,因此,市府研議時在避免排擠其他教育經費的通盤考量下,訂出「你(家長)一點,我(市府)多點,讓孩子吃得更好點」營養午餐費調整方針。

高虹安說,營養午餐費應隨物價適度調整,才能保障學生的用餐品質,此外,也要求各校園營養師確實進行食材驗收與製程把關,配合選用農委會推動國產可溯源的3章1Q(有機、產銷履歷、CAS、QR-code) 食材政策。並推廣「綠色餐食」理念,從飲食習慣開始,「吃一口,思永續」,以原型食材供應為準則,遵循永續生態及海洋原則,珍愛地球,減少資源耗損與浪費。

基本工資 新竹 營養午餐 高虹安

延伸閱讀

竹市將下修70戶以上社區申請垃圾子車 6月試辦上路

找回青春活力!竹市「高年級生俱樂部」熱烈招生中

竹市中正市場BOT案 業者欠租金遭判歸還建物

竹市社宅圍籬遭貼郭台銘競選廣告 市府撕除清理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偏鄉代理師進修難 教育部114學年將開11偏遠地區學分班

近年各縣市教甄開缺多,偏鄉教師流失問題更加受到關注。有現場老師反映,偏鄉任教多年的無證代理老師想透過在職進修取得教師證,...

班班有鮮乳 家長教師團體盼重啟

「班班有鮮乳」執行一學期就喊卡,多個家長團體、教師團體、校長團體昨在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盼能重啟政策,讓學童喝「國產乳」...

國中會考5月17、18日舉行 簡章明天公告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訂於5月17、18日舉行,教育部表示,各考區簡章自1月3日起於全國18個考區試務會及大陸考場試務會網...

家長團體盼重啟「生生喝國產乳」 行政院:會和縣市、部會討論

「班班有鮮乳」執行了一學期就喊卡,多個家長團體及教師團體、校長團體今天在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盼能重啟政策讓學童喝「國產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