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保東國小幫老人解決生活問題 全國賽拿雙銅

台南市保東國小參加「STEM數位跨域創意創新運算思維」學生黑客松全國賽,獲得兩面銅牌。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南市保東國小參加「STEM數位跨域創意創新運算思維」學生黑客松全國賽,獲得兩面銅牌。記者鄭惠仁/攝影

為培養學生問題解決力、創造力及批判與邏輯思考力,台南市保東國小獲邀參與廣達文教基金會「設計學習」計畫,設計以PBL、STEAM融入SDGs的多元課程,參加「STEM數位跨域創意創新運算思維」學生黑客松全國賽,2組學生獲得銅牌,時值創校百年,師生今天在教育局展現學習成果。

保東國小校長張茵倩表示,設計學習主題是解決生活問題,因學區老人家多,學生實際走訪,了解老人家的需求與問題,因此所設計都與幫主老人有關。學校將專題式導向學習(PBL)結合STEAM的課程模式,參賽學生以「無齡無礙」為主軸,結合數位科技,動手做出多款數位產品。

包含運用Arduino設計「悅生.樂聲」,製作出鋼琴、選歌器、鼓、鈸、踢踏舞機及黑膠唱片機,藉此訓練行動力、肌耐力和靈活度,其中踢踏舞機也可以作為跳繩機,達到居家運動;另學生亦運用Teachable Machine、Stretch及Scratch創作出「關心你我EACH來」的智能無礙機器人,透過實地訪談建立資料庫,做出可對話、可語音辨識3種語言的機器人,陪伴著你我聊到心坎裡。也運用EduVenture VR結合自己拍攝的360家中全景圖,人人做出一款「Remember Me」的VR,喚起大家隱藏在內心深處的記憶和感受,將彼此的故事化為永恆,達到記憶的傳承。

教育局長鄭新輝說,保東國小師生踴躍參與校外競賽,兩組皆榮獲銅牌,相當不容易,藉由比賽,讓學生學會繪製程式流程圖,再以Arduino撰寫程式,並上台發表與操作,具體呈現問題解決及實作能力,是南市推動BASIC五力的智慧科技力與問題解決力的重要示例。

學生徐睿妤表示,從訓練到比賽,除了讓程式撰寫更加精進,也學到要從多方面角度看待事情,觀察與分析生活中看似平凡無奇,實則重要的關鍵問題。學生蘇峰朔說,透過老師在課堂中的引導,學會翻轉問題本身,從旁切入按步就班解決困難,最終達到問題核心,做出令社區長者滿意的作品,相當有成就感。

校長張茵倩表示,師生透過STEAM教育等專案,讓大家置身積極思考的教學情境中,每人都像一群實習生,不再僅以學生角度學習,而是真正獨當一面做個創作作品的發想家,作品皆已完成數位化,歡迎透過APP或至學校網站體驗。

【文教熱話題】

▪ 【專題】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青少年邊玩邊學的網路世界
▪ 【專訪】從小「超愛講話」斜槓學生兼網紅 她如何做到14歲YT就有8.6萬訂閱?
▪ 【專訪】親子3C衝突一招化解 媽媽「不窺探」的溫柔:社群就是孩子另一張臉
▪ 【專訪】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心理師的殘酷領悟: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
▪ 【專訪】高三生YTR企劃拍片剪輯一手包!父母默默關注、大方贊助設備
▪ 【專訪】社群如雙面刃有好事有壞事 高三生愛用Study With Me讀書變自律!
▪ 「數位原生世代」學習神器調查 直播「讀書」竟有百萬人搶看?
▪ 【街訪】封鎖爸媽的原因竟是...青少年都在用的APP你聽過幾個?
▪ 【街訪】學霸都下載什麼App? 直擊Z世代數位學習工具

教育局

延伸閱讀

學生網路成癮怎麼辦? 南市增能教師守護孩子健康

台南市北門國小中央廚房啟用 8校逾500名師生聯合供餐

台南南瀛天文館歡慶兒童節 FUN星童樂會學天文優惠多

台南偏鄉學校締聯盟 創新模式跨校合作共享教育資源

相關新聞

苑裡鎮首辦兒童參與式預算投票 12提案電競比賽最高票

苗栗縣苑裡鎮公所推動號稱全台首次舉辦以兒童為主體的參與式預算,上午在鎮立體育場辦投票園遊會,邀學童參與投票,總計投下27...

搶救人社班 院士進駐高中開課

台灣「重理工、輕人文」風氣盛,政府又力推資通訊領域,儘管新課綱增設人文選修課,仍挽不回高中人社、語文資優班式微趨勢,大學...

竹中校史館提報文資 8日現勘

新竹高中校史館已有91年歷史,乘載師生共同記憶,如今做為校史館常設展區,由於缺乏空調設備又漏水,竹中校友今年向文化部提報...

高雄近萬弱勢學生 今起可持卡到超商兌換生理用品

高雄市生理用品數位票卡今天正式上線,經濟弱勢學生可持一卡通票卡到4大超商兌換多元生理用品,估計有9000名學生受惠。

花蓮國中生少229人 3國小0新生

昨天開學日,花蓮縣內國中學生數較上學年度減少229人,減少3班,國小增加106人、3班,不過,國中小新生數都減少,港口、...

國小開學日 多校新生入學僅1人

昨天開學日,高屏澎東多所學校新生僅個位數,甚至只有1人,高雄市新生2萬761人,較去年減少1002人,有42所學校新生1...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