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運體操/史上首次!中華男團贏南韓摘銅 李智凱率隊打破壟斷

Jessica真的來了!合體王心凌重現「乘風破浪」神曲 小巨蛋暴動

影/台南民宅發生氣爆!8人2至3度灼傷 疑使用瓦斯桶外洩

大專教師恐爆失業潮 高教平台一年僅10人成功找新工作

全國私校工會日前預估,少子化衝擊下,若以目前生師比21.88計算,八年間將有超過6000名教師失業,約40所私立大專退場。此為示意圖,照片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全國私校工會日前預估,少子化衝擊下,若以目前生師比21.88計算,八年間將有超過6000名教師失業,約40所私立大專退場。此為示意圖,照片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全國私校工會日前預估,少子化衝擊下,若以目前生師比21.88計算,八年間將有超過6000名教師失業,約40所私立大專退場。立法院今天舉行高教人才斷層危機專題報告,立委憂心未來恐衍生大專校院教師失業潮,詢問教育部解方。教育部則稱,有委託經濟部成立「大專校院高等教育人力躍升培訓及媒合平台」。不過,該平台成立至今約六年,約有1000名大專校院教師求職,僅成功媒合69位進入產業界,一年約10人,遭立委要求檢討或提更適解方。

少子化加上虎年效應,教育部預估115學年度高中生人數將下探首波谷底,若家長及考生仍優先就讀公校,全國私校工會預估,五年內至少三分之一私中退場,約有1760名私中老師將失業;而當這批學生三年後升大學,也將導致另波海嘯,若以目前生師比21.88計算,八年間將有超過6000名教師失業,約40所私立大專退場。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舉行「解決高教人才斷層危機,如何塑造合理高教人才退休機制」專題報告。立委張廖萬堅表示,台灣大學教師年齡高齡化,時至今日,55歲至59歲教師人數破萬,占22%;另外,台灣取得博士學位的大學教師平均年齡為37.6歲,也導致大學教師初任年齡近40歲。他也引述私校工會數據,憂心少子化衝擊下,不少人才還沒進入大專校院教學現場,就要準備入場後失業,反而會形成更大推力。

立委黃國書表示,大學專任教師人數連年下跌,台灣高教正陷入高齡化、人才斷層的困境。其中,近十年大專校院教師人數減少超過5000人,110學年50歲以上專任教師比率62%,遠高於OECD國家平均38.8%,也高於日本45.7%、南韓46.2%。另外,各大專校院改聘專案教師,目前約有四萬多人,卻反遭監察院糾正,若未來要降至8%,目前全國有76校專案教師比率超過8%,若有8%上限,將有462位專案教師因此失業。

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表示,教育部有委託經濟部成立「大專校院高等教育人力躍升培訓及媒合平台」,媒合高教人才適當職缺,該平台自106年啟用至今,約994位來媒合,目前有69位老師轉到產業界。

黃國書則質疑,這形同一年成功媒合10位,成效顯然有待加強。林騰蛟則說,這方面將持續努力,他要由教職轉入產業界,必須要考慮教師意願與產業需求,會持續來追蹤,仍有可以精進的地方,將於一個月內提出書面檢討報告。

失業 高教 教育部

延伸閱讀

台灣高教人才斷層危機 中研院書面報告直攻三大要害

獨/軍校生動員後的軍事任務 國防部:立即授軍階參戰

少子化技專招生弱勢 大專校院「私私併」更側重普大

獨/普大技專合併又一樁 慈濟大學、科大拚八月併校

相關新聞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偏鄉教改難/師資困境 專聘制招不到熱血師

立法院二○一七年末三讀通過「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挹注加給津貼提升偏鄉教師福利,並在正式教師及代理教師間撐出新的空...

長照類科休退學率高 難解人才荒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但因長照相關產業薪資低、工時長,職務較無成長空間,導致大專校院「老年人及失能成人照顧」學類學生,...

孩子不來 老師走了 偏鄉小校 淪「華麗的空城」

各級學校陸續開學,許多偏鄉小校卻還「等嘸人」:沒有學生、也沒有老師。澎湖的虎井國小在校友支持下,大手筆向台灣本島反向招生...

大愛接住弱勢生 66師獲菁師獎

有「民間師鐸獎」之稱的第十二屆「教育大愛菁師獎」表揚大會昨頒獎,主辦單位懷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陳玲社會福利慈善事業...

陸生來台 短期生秋季翻倍成長

教育部公告一一一學年大專校院境外學生數概況,後疫情時代,境外生數回流至十點三萬人,最大生源國仍以越南、印尼為主,過去人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