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斷國際學生交流 彰化拚觀光爭取日生來台參訪

日本「愛知國際文化交流財團法人」成員昨天在彰化縣長王惠美(右5)陪同下參訪八卦山大佛風景區等地。圖/彰化縣府提供
日本「愛知國際文化交流財團法人」成員昨天在彰化縣長王惠美(右5)陪同下參訪八卦山大佛風景區等地。圖/彰化縣府提供

彰化縣政府推動國際交流,疫情前縣內有12所學校加入接待日本見學旅行,但也因疫情爆發,中斷友好交流近3年,日本「愛知國際文化交流財團法人」成員昨天在彰化縣長王惠美陪同下參訪八卦山大佛風景區等地,爭取日本高中生來彰化教育旅行商機,推廣台日觀光文化交流。

繼日前新加坡250名遊客來訪彰化旅遊後,交通部觀光局邀請日本「愛知國際文化交流財團法人」成員來台,昨天參觀彰化卦山村美學生活聚落、八卦山大佛風景區、彰化扇形車庫,王惠美、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曹忠猷、彰化八卦山風景協會董事長張世良等人歡迎接待日本愛知縣友人,並與交流團代表理事安藤正志互贈伴手禮,進行交流。

王惠美說,彰化縣政府與日本進行交流,2019年前,彰化有12所學校有意願合作接待日本見學旅行,但自疫情爆發後,中斷友好交流,此次特別歡迎「愛知國際文化交流財團法人」前來彰化踩線,八卦山大佛、扇形車庫,都是彰化縣知名的景點,扇形車庫去年剛滿100周年,也是全國唯一保存最好的車庫,而卦山村美學生活聚落原本是閒置空間,經過整理後,現在有許多青年職人創業發展,也歡迎大家前來一遊。

曹忠猷說,疫情前,日本學生來台交流約有6萬人,最近疫情解封後,再度大力推動台日雙方交流,除了觀光旅遊外,海外修學也是重點,觀光局會全力協助,提供學習遊程等,未來也會與彰化縣政府一起打拚,歡迎更多來自日本海外修學的學生到中台灣、到彰化縣來。

安藤正志說,愛知國際文化交流財團將於今年12月25日帶日本中學生到台中新民高中進行交流,也希望能帶愛知縣的中學生來彰化縣,讓日本中學生能看到台灣有名的風景區。

王惠美說,彰化的鹿港鎮是開放的博物館,蘊含豐富的文化底蘊,還有田尾鄉是全國最大的花卉專業栽培區,全國有40%的花卉,都是來自田尾鄉生產,彰化還有15家觀光工廠、26家休閒農場,非常適合學子前來彰化交流,也能讓台日學子更有國際觀,更加獨立。

張世良說,八卦山在1895年跟日本就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當時日本天皇的叔叔「能久親王」帶隊來台灣,因此,這裡有個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碑,而八卦山大佛跟日本奈良大佛都一樣很慈悲、熱愛和平,歡迎日本友人來參觀。

日本「愛知國際文化交流財團法人」成員昨天在彰化縣長王惠美陪同下參訪八卦山大佛風景區等地。圖/彰化縣府提供
日本「愛知國際文化交流財團法人」成員昨天在彰化縣長王惠美陪同下參訪八卦山大佛風景區等地。圖/彰化縣府提供

日本

延伸閱讀

陳建仁訪彰化 王惠美爭取中央快給綠能稅 發369敬老津貼

彰化孩子不能沒蛋吃 國中小學生在校每周吃蛋1.5顆

彰化前副縣長洪榮章「找到工作」 接彰化肉品市場董座

中臺灣區域治理平台8縣市合作 王惠美:資源極大化讓鄉親更有幸福感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偏鄉代理師進修難 教育部114學年將開11偏遠地區學分班

近年各縣市教甄開缺多,偏鄉教師流失問題更加受到關注。有現場老師反映,偏鄉任教多年的無證代理老師想透過在職進修取得教師證,...

班班有鮮乳 家長教師團體盼重啟

「班班有鮮乳」執行一學期就喊卡,多個家長團體、教師團體、校長團體昨在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盼能重啟政策,讓學童喝「國產乳」...

國中會考5月17、18日舉行 簡章明天公告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訂於5月17、18日舉行,教育部表示,各考區簡章自1月3日起於全國18個考區試務會及大陸考場試務會網...

家長團體盼重啟「生生喝國產乳」 行政院:會和縣市、部會討論

「班班有鮮乳」執行了一學期就喊卡,多個家長團體及教師團體、校長團體今天在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盼能重啟政策讓學童喝「國產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