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午夜地震頻頻 防災專家:睡覺震醒千萬別跑到桌下躲

全台餘震不斷!「地震包」準備好了嗎?盤點該帶啥、平常放哪、多久更新1次

台積電持穩助攻 台股漲188點收19,599點

新北發布在地就學白皮書 推5大國際化教育指標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率126位校長,攜手頂尖大學「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中央、政大、清大、陽明交大),共同發布「2030新北在地就學白皮書」。 圖/紅樹林有線電視提供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率126位校長,攜手頂尖大學「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中央、政大、清大、陽明交大),共同發布「2030新北在地就學白皮書」。 圖/紅樹林有線電視提供

新北市今(21)日於淡水將捷金鬱金香酒店辦理公私立高國中校長會議,由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率126位校長,攜手頂尖大學「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中央、政大、清大、陽明交大),共同發布「2030新北在地就學白皮書」,宣示共創高品質、多元的學校教育,培育新北在地國際菁英

副市長劉和然表示,新北市在地就學率從過去的5成,到現在7成、朝8成邁進。今天發布2030新北在地就學白皮書,將「在地國際化、在地菁英化、在地適性化」三大願景,希望能突破現有的教育框架,串連國中、高中、大學,促進各教育階段協力,連結教學設施、師資、課程、教學,促使資源共享,讓孩子多元展能,實踐在地卓越。

這次白皮書政策發布採用無紙化聲光科技呈現,其中在地國際化政策,含五項推動指標「校校有雙聯學制」、「校校有雙語教師」、「校校有雙語課程」、「校校有國際交換生」及「校校有姊妹校」,以豐富的國際化資源,與新北學子共享。另外校長會議以「自主學習」為主題,邀請教育專家及知名廣播電台主持人,帶領現場126位校長,以精心設計的趨勢論壇、分組探索課程,藉由問答、經驗分享及觀點探究過程,探討自主學習議題在教學現場實踐現況。校長們更著力於「如何融入課程設計」,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效,現場的校長表示收穫滿滿,將帶回學校實踐。

在地菁英化政策,透過區域連攜型中高一貫制策略,整合共享跨教育階段學校資源,建立高、國中六年一貫學習園區;邀請企業協作在地辦學,提供客製化課程及業界實務師資;與頂尖大學合作開設新北專班,培育在地科學菁英,達成在地就學目標。

第三項政策是在地適性化,配合實驗教育契機,結合5G、AI、大數據等提出適性化智慧教學實驗,展現學生中心的適性化教學;推動卓越體育人才在地育成領航計畫,促使體育專才在地優質銜接;整合國際人才、產業合作,建立技職、藝術人才銜接一貫制。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總校長陳力俊院士表示,台灣聯合大學系統運用4校的個別優勢來整合教學、研究、行政資源及國際事務合作,與新北市教育局共同培育未來科學人才。新北學校校數眾多且形態各異,對大學來說是新的嘗試與挑戰,歡迎新北高中生來大學上課,提前體驗大學生的日常,可探索志向,有助於即早立定目標。

教育局長張明文局表示,在地就學政策的落實,有賴第一線校長運用經驗與智慧推動政策,以創造親師生雙贏局面;期望所有高、國中跨越教育階段、合作共好,「以學生為中心、為幸福而教」,實踐新北教育願景。

淡水 菁英

延伸閱讀

鶯歌兩處四時段禁行15噸以上貨車 三月一日科技執法

新北高齡者交通違規4萬5434件 去年112人死亡

離北市越近拉力越大 新北拚在地就學率

新北2隻消防搜救犬 通過IRO國際中級認證

相關新聞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陽光行動╱鴻海星光計畫 為高關懷生指引不同的人生道路

黑暗中的點點星光,也能指引出一條走向未來的道路。鴻海教育基金會從2022年推動「星光計畫」,截至去年底,與全台22個據點...

體制內資源不足 花蓮暖心師募款為高關懷學生動物輔助治療

國內高關懷雖然有專案輔導計畫,即預防中輟高關懷課程計畫,但是在教育現場仍不夠。教師反映,由於課程補助時薪低於坊間實際收價...

慈濟新芽班愛的灌溉 高關懷生也能開出生命的花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開辦的「新芽課輔班」,目前全台自辦23班、公益合作7班。其中,成立13年的北投新芽班,前後約莫70名退...

大學宿舍費通膨 快比租屋還貴

為了減輕學生家長負擔,教育部自今年二月起,補貼公私立大專校院校內住宿生每學期五千元,然而大學宿舍卻是愈來愈貴,有學生反映...

協助預測全球暖化趨勢 新海研一號達成首次國際遠航

國造研究船新海研一號經歷24天、25000浬航程,航行至帛琉靠泊馬拉卡港後於今日返抵高雄港,完成首次遠航。本次科學航次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