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英倫花見:在英國保存日本櫻花品種的植物學家「櫻格拉姆」故事

首爾路面再現「巨坑」!男騎士連人帶車摔進去 17小時後尋獲遺體

台股上漲166點收22,273點 台積電上揚18元收990元

Tik Tok帶動閱讀新潮流 重塑實體出版市場

當台灣家長憂心孩子被抖音中粗俗、限制級影片影響時,歐美卻掀起一股由抖音國際版Tik Tok帶動的閱讀潮流。美聯社
當台灣家長憂心孩子被抖音中粗俗、限制級影片影響時,歐美卻掀起一股由抖音國際版Tik Tok帶動的閱讀潮流。美聯社

水能覆舟,亦能載舟。這句成語對如今被台灣家長視為洪水猛獸的抖音來說,再貼切不過了。當台灣家長憂心孩子被抖音中粗俗、限制級影片影響時,歐美卻掀起一股由抖音國際版Tik Tok帶動的閱讀潮流。

Tik Tok用戶多在廿五歲以下,十七、十八歲的青少年是主要族群。這批被認為不再閱讀實體書籍的網路原生世代,卻因Tik Tok重新燃起並分享對長篇小說的熱情,甚至重塑出版界。

二○二○年八月,十六歲英國少女Kate Wilson拍了一系列引用「簡愛」、「雙城記」等名著名句的Tik Tok影片,短短幾秒鐘影片引爆年輕世代對這些古典文學名著好奇,創造超過百萬次的瀏覽量。也讓Tik Tok專門用於閱讀的#Book Tok暴紅,瀏覽量如今已近千億。

流量就等於銷量,從歐美到日本,許多經典因為Tik Tok鹹魚翻生、許多堆在倉庫滯銷書因為Tik Tok一夕暴紅。被認為淺薄低俗、除了娛樂還是娛樂的Tik Tok,悄悄改變了實體出版界。

歐美許多書店都成立Tik Tok專區,擺放被Book Tokker(拍攝#BookTok的人則被稱為BookTokker)介紹過的書。去年中英國最大連鎖書店水石在倫敦旗艦店舉辦Book Tok節,美國書店龍頭Barnes & Noble則與TikTok合作推出#BookTokChallenge,並成立Tik Tok讀書俱樂部,邀請粉絲超過百萬的BookTokker主持討論閱讀心得。在這些Tik Tok活動中出現的書籍,都出現驚人的銷量。

評論者認為Tik Tok帶起閱讀潮流跟疫情有關。歐美都曾歷漫長封城時間, 讓Tik Tok使用者把鏡頭轉向自己的書櫃。這群新世代用戶使用輕鬆有趣方式介紹書籍,喚起同樣封鎖在家中同代人的好奇。

英國出版業營業額二○二一年達十年新高─六十七億英鎊,較前一年增長百分之五。出版業者歸功於TikTok的出現。英國出版商協會主席執行官史蒂芬分析,TikTok用一種有機互動方式幫年輕讀者發現書籍,比出版商主導的促銷更為有效。

但也有評論者認為Book Tokker吸引的粉絲對書本的興趣並非閱讀,只是把實體書當成彰顯品味的時尚配件,跟網紅直播帶貨沒多大差別。

TikTok 抖音 英國

延伸閱讀

露骨抖音歌滲入幼兒園 暴力、粗俗影片在網氾濫 家長憂模仿

終於等到「1世代」男星 路易攜全新專輯首訪台開唱

林鐵DL-34機關車抵英國 當地鐵道迷直呼Beast

賺到笑!大廈警衛新年數錢數到手軟影片瘋傳 網:努力有成果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僑生來台就學被當「學工」 高中校長坦言:成部分學校「續命丹」

天下雜誌報導,台灣有高中職「誘騙」東南亞華僑後代來台作為「學工」,透過僑生專班來台就學,卻被當作「學工」。中部一所知情的...

網紅作家蔡潔米呼應央視貼文挨批 暫關IG回覆功能

時尚網紅作家蔡潔米響應中共官方主張,稱台灣為「中國台灣省」,遭ELLE Taiwan切割,合作品牌也發聲明終止合作,蔡潔...

首航成功!教育部御風輪海事實習船 返回高雄母港

教育部斥資16.5億元打造御風輪海事實習船,上月底首航前往日本東京,今天結束海上實習課程返回高雄港泊靠17號碼頭,高科大...

國中會考17.5萬人報名 創新低

一一四年國中教育會考已完成報名,全國十八個考區及大陸考場總報名人數計十七點五萬人,再創新低,但更大的招生危機還在後頭。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