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招開學收心操 協助學童規律生活上學去

台中慈濟醫院身心科醫師蕭亦伶提出,家長安排孩子做些簡單的事,將作息調整到上學狀態,逐步恢復正常作息。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台中慈濟醫院身心科醫師蕭亦伶提出,家長安排孩子做些簡單的事,將作息調整到上學狀態,逐步恢復正常作息。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國中小學生今年寒假幾乎涵蓋完整春節,過完元宵節才要開學。台中慈濟醫院身心科醫師蕭亦伶提醒,春節後要提早開始協助孩子調整生活作息,逐步變成「上學模式」才能收心,尤其足夠睡眠對青少年發育十分重要,學生族群生理時鐘調整好,自然就能跟上學習步調。

蕭亦伶根據寒假日程,建議家長提前幫助孩子銜接到正常作息。他從臨床經驗歸納,學生族群收假後,較常表現的症狀有:為了趕上課,情緒變得焦慮、緊張,導致無法正常排便;上課不專心、想打瞌睡。

而年齡較小的孩子會哭鬧、往往以頭暈、肚子痛、胸口悶等藉口不想上學,搞到家長只好「拖著」孩子進幼稚園或教室。

蕭亦伶提出4步驟,首先開始規律生活:家長安排孩子做些簡單的事,將作息調整到上學狀態,逐步恢復正常作息。預習上學步驟,家長可陪伴孩子採購上學所需的文具用品,讓孩子整理書包,預先準備功課,漸進適應上學生活。

有社交障礙的學童,蕭亦伶建議先帶孩子環境適應,先帶國小或是幼稚園孩子,先進校園走一走做些輕鬆的事或遊戲,讓孩子漸進適應學校環境。

蕭亦伶指出,容易有社交焦慮的孩子,會擔心一段時間沒跟同學見面,不知道要說什麼,怕見了面會不搭理,而產生很多焦慮,所以收假前的一、二個星期,可以幫孩子先跟好朋友聯絡,銜接相似感,不要一次就跨到完全陌生,或覺得會擔心害怕的情境。

蕭亦伶建議,父母親可預先跟孩子聊聊,下學期有沒有什麼要準備的?或開學後會不會擔心什麼事?讓孩子有機會先說出來,解放壓力,先說出來,父母親才有時間先預先準備。

台中慈濟醫院身心科醫師蕭亦伶提出,家長安排孩子做些簡單的事,將作息調整到上學狀態,逐步恢復正常作息。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台中慈濟醫院身心科醫師蕭亦伶提出,家長安排孩子做些簡單的事,將作息調整到上學狀態,逐步恢復正常作息。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台中慈濟醫院身心科醫師蕭亦伶提出,家長可陪伴孩子採購上學所需的文具用品,讓孩子整理書包,預先準備功課,漸進適應上學生活。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台中慈濟醫院身心科醫師蕭亦伶提出,家長可陪伴孩子採購上學所需的文具用品,讓孩子整理書包,預先準備功課,漸進適應上學生活。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台中慈濟醫院身心科醫師蕭亦伶提醒,春節後要提早開始協助孩子調整生活作息,逐步變成「上學模式」才能收心。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台中慈濟醫院身心科醫師蕭亦伶提醒,春節後要提早開始協助孩子調整生活作息,逐步變成「上學模式」才能收心。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寒假 父母 幼稚園

延伸閱讀

把握寒假觀展!日本「咒術迴戰展」登陸台北華山吸人潮

高盛:春節數據預示陸復甦

中國大陸突然公告「不再認證國外網課」 留學生怒了

「義民社福館」延宕完工 桃市府力拼開學前啟用1樓幼兒園

相關新聞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USR補助斷炊恐頓失數百萬計畫經費 大學自己找路活下去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第三期審查落幕,依計畫類別,補助各計畫至多350萬元至1100萬元不等,若已在前二期計畫打...

文化成年禮金倒數2天 再推20萬組「消費滿200就抽」

專屬18-21歲青年1200點成年禮金領用倒數最後2天。文化部今日表示,APP將於明天上午8點於App Store(io...

教部推國防師學分班 學校開缺少

隨著教官陸續退出校園,國防教育由國防教師接手,教育部為此廣開國防教育學士後學分班,至今培訓五百名合格人才,不過隨著教官退...

吳舜文獎世新座談 聯合報分享專題心法

吳舜文新聞獎校園論壇昨於世新大學舉辦校園場,聯合報新聞部得獎人到場和學子分享專題製作心法,從發掘問題出發,透過實際採訪,...

陳明通學倫案結果不公開 台大將函覆檢舉人

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台大國發所碩士論文遭認定抄襲,學位雙雙遭撤銷,其指導教授、國安局前局長陳明通也遭檢...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