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無限公司?7成4民眾認為老師應額外付出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天舉行2022教師的社會聲望民意調查公布記者會,學校教師社會聲望居於中上地位,高達六成五的受訪者表示會鼓勵子女選擇中小學教師工作,約七成四受訪者肯定中小學教師素質,但民眾也寄望老師「多做多得」,七成八民眾認為,只要是有助於學生發展,即便要額外付出,老師也應該去做。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辦理2022教師的社會聲望民意調查,問卷列舉40種職業,請社會評定各職業聲望,根據調查內容,大學校長、教授在40種職業中分別列居第三、第四名,僅次於醫師和法官;高中與國中小校長,分別排名第九與第11,均位於第一聲望層級。
調查也顯示,高中教師排序第19、國中教師第21、國小教師第23,屬於第二聲望層級,社會聲望亦達中高。整體而言,教育工作者聲望頗得社會好評。
民調小組召集人郭生玉表示,調查將職業分為四個層級,老師都在第二層級。社會聲望越高,老師工作也越具有吸引力,也吸引更多優質人才投入,有助於社會發展。民眾對中小學老師素質也頗有好評,約73.7%民眾滿意中小學老師素質,其中又以15至22歲年輕民眾滿意度最高,高達85.3%;雖然滿意但民眾也要老師「好上加好」,73%民眾認為中小學老師應提高至碩士學歷,也有高達77.8%民眾認為只要是有助於學生發展,即便要額外付出,老師們都應該去做。
郭生玉指出,有鑒於教師聲望高,高達65.4%的民眾會鼓勵子女擔任中小學教師工作,其中又以15至22歲的年輕民眾高達80.7%為最高。調查也發現,隨社會轉變民眾對老師的期待,也從過去的管教式教育轉變為啟發式教育,高達73.9%民眾希望子女遇到「鼓勵探索,適性發展」的老師;60.2%則希望教師能「引導學生面對、解決問題」。
董事長黃昆輝指出,社會期待老師既要是經師也要是人師,代表除了教育專業外,還要具備高度熱忱和奉獻精神,多數民眾期盼老師額外付出、宛如責任無限公司。社會對於教師的期待很高,但也有超過六成民眾認為應提高教師薪資和福利,獲得應有的報酬。
2022教師的社會聲望民意調查了解15歲以上民眾對教師社會聲望的評比,有效樣本5568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