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無限公司?7成4民眾認為老師應額外付出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調查,民眾寄望老師「多做多得」,七成八民眾認為,只要是有助於學生發展,即便要額外付出,老師也應該去做。記者許維寧/攝影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調查,民眾寄望老師「多做多得」,七成八民眾認為,只要是有助於學生發展,即便要額外付出,老師也應該去做。記者許維寧/攝影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天舉行2022教師的社會聲望民意調查公布記者會,學校教師社會聲望居於中上地位,高達六成五的受訪者表示會鼓勵子女選擇中小學教師工作,約七成四受訪者肯定中小學教師素質,但民眾也寄望老師「多做多得」,七成八民眾認為,只要是有助於學生發展,即便要額外付出,老師也應該去做。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辦理2022教師的社會聲望民意調查,問卷列舉40種職業,請社會評定各職業聲望,根據調查內容,大學校長、教授在40種職業中分別列居第三、第四名,僅次於醫師和法官;高中與國中小校長,分別排名第九與第11,均位於第一聲望層級。

調查也顯示,高中教師排序第19、國中教師第21、國小教師第23,屬於第二聲望層級,社會聲望亦達中高。整體而言,教育工作者聲望頗得社會好評。

民調小組召集人郭生玉表示,調查將職業分為四個層級,老師都在第二層級。社會聲望越高,老師工作也越具有吸引力,也吸引更多優質人才投入,有助於社會發展。民眾對中小學老師素質也頗有好評,約73.7%民眾滿意中小學老師素質,其中又以15至22歲年輕民眾滿意度最高,高達85.3%;雖然滿意但民眾也要老師「好上加好」,73%民眾認為中小學老師應提高至碩士學歷,也有高達77.8%民眾認為只要是有助於學生發展,即便要額外付出,老師們都應該去做。

郭生玉指出,有鑒於教師聲望高,高達65.4%的民眾會鼓勵子女擔任中小學教師工作,其中又以15至22歲的年輕民眾高達80.7%為最高。調查也發現,隨社會轉變民眾對老師的期待,也從過去的管教式教育轉變為啟發式教育,高達73.9%民眾希望子女遇到「鼓勵探索,適性發展」的老師;60.2%則希望教師能「引導學生面對、解決問題」。

董事長黃昆輝指出,社會期待老師既要是經師也要是人師,代表除了教育專業外,還要具備高度熱忱和奉獻精神,多數民眾期盼老師額外付出、宛如責任無限公司。社會對於教師的期待很高,但也有超過六成民眾認為應提高教師薪資和福利,獲得應有的報酬。

2022教師的社會聲望民意調查了解15歲以上民眾對教師社會聲望的評比,有效樣本5568人。

小學 薪資

延伸閱讀

「橘色惡魔」旋風!日本中學生會玩又有競爭力 學者籲:台灣教育再鬆綁

催繳報告卻遭台大生反嗆這句 薛承泰:不好的學生在增加

家長禁用3C 葉丙成:學生上大學如「臨老入花叢」更易沉迷

疫情警示教育 潘文忠:人才要能面對環境急遽變化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大漢8月退場 跨縣市安置百生

花蓮大漢技術學院八月停辦走入歷史,扣掉應屆畢業生,預計約一百名學生分別被安置到位在台北的中國科技大學,以及宜蘭的佛光大學...

台大學生擺攤連署罷免 校長陳文章:都在校外

大罷免浪潮不斷,甚至有罷免團體進駐校園,被指在校園宣傳罷免已違反「選罷法」和「基本教育法」,日前更有罷團進入台灣大學校園...

國教院建議教科書言明 2758號決議未提中華民國或台灣

國家教育研究院近日舉辦審定本教科用書三方座談會議,會中達成兩項共識,建議歷史教科書呈現聯合國大會二七五八號決議文中英文史...

教育部稱校園「大罷免」是公民活動 學者批:淪於詭辯

教育部長鄭英耀日前認為學生於校內擺放大罷免攤位屬學生言論自由、公民活動,非政黨活動,應予尊重,但教育部過去就曾函示說明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