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安風險成考量:台美投資有哪些注意事項?

美若與中因台海開戰 美學者:恐陷同時打4場戰爭困境

罷免名冊涉偽造文書 檢方當庭逮捕藍營台南市黨部副主委並聲押

清華醫學堂啟用 清大合作台北榮總設偏鄉醫療教學中心

清華大學與北榮新竹分院正式簽約合作,同時啟用名為「清華醫學堂」的偏鄉醫療教學中心。圖/台北榮總新竹分院提供
清華大學與北榮新竹分院正式簽約合作,同時啟用名為「清華醫學堂」的偏鄉醫療教學中心。圖/台北榮總新竹分院提供

為培育新世代的公費醫師,清華大學今天與台北榮總新竹分院正式簽約,作為清華學士後醫學系的教學合作醫院,同時在分院內也設立偏鄉醫療教學中心,取名為「清華醫學堂」今天同步啟用,要讓清大的醫學生服務偏鄉,更培育偏鄉醫療人才。

清華大學副校長呂平江表示,很多人不知道,距離清大僅17.6公里、車程約20分鐘的北榮新竹分院,竟負責了整個新竹後山的偏鄉醫療,未來也將成為清華醫學生前進偏鄉的最佳據點。

他提到,清華學士後醫學系首屆招收23名公費生,已在今年8月入學,未來在北榮,許多久任偏鄉的優秀公費醫師不僅在醫療專業上能給予清華學生指導,更可以身教成為學生的典範,幫助他們體認公費醫師的責任與價值。

簽約典禮今天在北榮新竹分院舉行,並在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林永煬的見證下,由北榮新竹分院院長陳曾基與清華大學校副校長呂平江共同簽約。

呂平江表示,清華與榮總長期以來都有非常緊密的研究教學合作,如清華原子爐改建為適用硼中子捕獲(BNCT)治療中心後,即與台北榮總密切合作,成為全球治療惡性腦癌與頭頸癌的頂尖機構。

清華校園內的教職員工診療所也由北榮新竹分院設立,「清華醫學堂」的設立將使清華與榮總的研究教學合作再進一步,成為發展智慧醫療的最佳伙伴。

北榮新竹分院指出,將於明年初的寒假期間,為清華學士後醫學系學生開設社區與偏鄉醫療實務課程,內容涵蓋偏鄉不可或缺的急重症任務到住院醫療、出院轉接社區長照及居家醫療、社區健康促進與營造,並包括16小時的服務學習。

清華醫學生可跟著醫師見習偏鄉醫院臨床實務場域、周邊客家社區據點、以及偏遠村落與原民區居家醫療服務,「整個北榮新竹分院就是一本互動式偏鄉醫療教科書,每日上演不同的偏鄉醫療故事,值得學生深入探索。」

除了教學合作,北榮新竹分院很早就開始在社區據點運用遠距與AI人工智診斷工具,也期待與清華大學有更多智慧醫療的研發合作,北榮新竹分院盼攜手年輕一代,共同提升偏鄉醫療品質。

清華大學與北榮新竹分院正式簽約合作,同時啟用名為「清華醫學堂」的偏鄉醫療教學中心。圖/台北榮總新竹分院提供
清華大學與北榮新竹分院正式簽約合作,同時啟用名為「清華醫學堂」的偏鄉醫療教學中心。圖/台北榮總新竹分院提供

偏鄉 新竹 清華大學

延伸閱讀

為精神疾患拒學青少年點一盞燈 北榮輔導逾2千名學員

清大超簡方法榮登國際期刊 選檯燈只需檢視流明及色溫二數值

從診間故事中成長 北榮前院長張德明新作「人醫之間」

清大打造「護國神山」人才 將設3產業碩士專班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網紅作家蔡潔米呼應央視貼文挨批 暫關IG回覆功能

時尚網紅作家蔡潔米響應中共官方主張,稱台灣為「中國台灣省」,遭ELLE Taiwan切割,合作品牌也發聲明終止合作,蔡潔...

首航成功!教育部御風輪海事實習船 返回高雄母港

教育部斥資16.5億元打造御風輪海事實習船,上月底首航前往日本東京,今天結束海上實習課程返回高雄港泊靠17號碼頭,高科大...

國中會考17.5萬人報名 創新低

一一四年國中教育會考已完成報名,全國十八個考區及大陸考場總報名人數計十七點五萬人,再創新低,但更大的招生危機還在後頭。面...

巴頭、推摔都觸法 南市要求各幼兒園張貼「虐童零容忍」海報

台南市政府為確保幼兒園全面落實正向管教,教育局製作並發送「虐童零容忍」海報,分為教保服務人員版與機構負責人版,要求各園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