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雙語國家卻有多大學棄守學測英文 潘文忠:會再溝通

本報日前報導,明年將再增104個大學校系不採計學測英文,其中不乏參與教育部大專雙語化學習計畫的老牌私校,甚至是國際貿易、國際企業相關科系。多名立委今天指出,政府把雙語當作政策,卻有多校個人申請不採計學測英文,質疑是在跟教育部唱反調,但也有學校過度要求推雙語,中文課用英語上,反而揠苗助長、搞錯重點。
教育部長潘文忠說,會再跟學校溝通,但推動雙語不是要所有學生把英語當第二外語,而是希望學生多接觸,但確實也有部分縣市、學校推動過頭,也要正式要求「不要走偏了」。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日前公告112學年大學繁星推薦暨申請入校系參採學測科目。經查甄選會資訊,111學年申請入學有1120個校系參採學測國文,112年則少了31系,不乏頂大二類組理工學系;今年1257系採計英文,明年則大減104個,有1153系採計。如東海電機工程明年僅採國文、數A,逢甲環境工程採國文、數A、自然,文化國際貿易、法律系僅採國文、社會。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審查行政院函請審議「國民教育法修正草案」案,並進行詢答。立委萬美玲表示,大學各校系個人申請參採科目越來越少,甚至捨棄國文、英文,憂心大學生的基本學力有限。另一方面,教育部一手在推高等教育雙語化,卻有越來越多校系棄守英文。
潘文忠表示,大學個人申請科目「五選四」已是基礎,各校參採學測科目,也僅是入學成績的一部分。他強調,大學招生是以「多資料參採、重視學習歷程」為原則,就是希望學生不要偏廢,也符合甄選入學的精神,希望看到學生整體的表現與準備狀況。
針對英文科部分,潘文忠也說,經高教司統計,原來有採計英文的科系佔約87%,今年略降至84%,「會再跟大學科系討論」。他強調,語文本來就是基礎,不管中文或英文,教育部一向重視兩者,對於學校的調整作為,教育部也會再來研議。
立委游毓蘭則在質詢開頭唸了一段英文文章,語畢也詢問「潘博士」是否聽懂。不過潘文忠卻尷尬回「不是很了解」。游毓蘭接著說,政府把雙語當作政策,現在卻有多所大學校系個人申請不採計學測英文,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潘文忠表示,推動雙語政策,適用於提升學生英語能力,希望能學生未來有更多使用英語的機會,尤其台灣高教未來將面對各領域的國際競爭,因此也在大學端設有標竿學院,或是重點培育學院,但不是要把所有學生把英語當第二外語
游毓蘭也提到,現在不僅大學,就連國中小老師都被要求英文上課,先前花蓮縣教甄的英語佔分比專業科目還重。她表示,有國中數學老師向她反映,學校要求用英文授課,現在他每天五點起床寫教案。游毓蘭問,「這是不是走火入魔?」,更憂心雙語國家變成在折磨國中小老師,師資配套也沒到位。
潘文忠表示,有關先前花蓮教甄,教育部已經正式要求「不要走偏了」,他也提到部分大學中文系卻是用英文授課,「這就是偏執的執行」。他強調,雙語政策是要讓學生多接觸語文環境,但執行政策不是全國學校齊步走,也要視各校條件、師資狀態來穩健推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