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音樂系憂學習歷程檔案難選才 潘文忠允找科系研議

本報日前報導,台北教育大學音樂系112學年率先改獨立招生,寧可扛下缺額無法回流的招生壓力,也不希望被要求必採學習歷程檔案,更將主修占分提高至96%,盼找到演奏型人才。立委今關注此事,提醒教育部應重視術科需求高的科系,盼能找出在招生與學習歷程間的兩全方案。教育部長潘文忠說,會再找相關科系研議。
大學藝術科系向來透過術科考試,並搭配現場演奏、面試選才,較少參採書審資料,但為配合大學聯招規則,音樂系在新課綱三年後必採學習歷程檔案,占分至少一成,此舉卻讓各大學音樂系頭痛。有教授認為,學習歷程檔案有容量限制,但音樂專長學生難用文字陳述所學經驗,若考生上傳了一堆文字,若看不到術科表現也是白費。
有別於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自創系以來獨招行之有年,北教大也在今年跟進,卻被音樂界視為「震撼彈」。該系112學年申請獨招,其中學測國英與術科樂理、聽寫各占1%,自辦術科主修占分達96%,已獲教育部核定。據了解,台師大、北市大音樂系也在觀望113學年要採聯招或獨招,也曾有音樂系主張辦理聯合獨招,但仍未定案。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審查行政院函請審議「國民教育法修正草案」案,並進行詢答。立委萬美玲、林奕華也關注北教大音樂系的作法。
萬美玲表示,大學個人申請要採個人學習歷程檔案,音樂系有給予寬限期,北教大112學年改獨招,看起來希望找到音樂專才,不過不採計學習歷程檔案,若未來越來越多音樂、美術科系要改獨招,就怕孩子需要舟車勞頓。但另一方面,這幾個系又需要特殊選才,才會出現學檔相對不重要,必須重視術科的情況。
潘文忠則重申,大學招生有各種不同管道,不管是聯招或獨招,大學招生精神規範「多資料參採、重視學習歷程」是全國一致且不分科別。
萬美玲追問,若有學校科系不採學習歷程檔案,就一定會不同意獨招?潘文忠堅定表示「一定」,高教司長朱俊彰也頻頻點頭。
萬美玲表示自己尊重制度,但教育部也要思考,特殊科系是不是一定要被學檔綁死,如果不要綁死,教育部應該要回頭評估找出最適切方案,找出兩全辦法;林奕華也提到,回到教育現場,希望教育部能跟高中藝術類科校長、大學端藝術科系的重要學校,「沒有大學願意跟教育部作對」。
潘文忠表示,會再跟相關科系溝通,教育部過往也追蹤學生透過不同入學管道,進入大學後的休退學情況。其中繁星管道休退學人數最少,甄選入學是其次,最高休退學是登記分發,表示重視學生學習歷程,是重要的學習態度,如果只靠著成績登記入學不見得好。
北教大音樂系昨則發布聲明,歐美先進國家一流音樂系所全部都是獨立招生,為與國際接軌,北教大音樂系師資國際化,也參酌教育部「多資料參採,重視學習歷程」的原則,112學年起招生透過採計學測、大學術科考試成績,及學校辦理術科面試等多資料參採方式,檢視其高中3年的學習歷程,希望透過單招方式,招收到不同領域上專業表現及在校修課上表現優秀的人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