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教師評鑑 教部定調不走回頭路

中小學教師評鑑退場已五年,不少校長、家長發現部分老師不被評鑑就不認真教學,出現應重啟評鑑的聲音,但引發爭論。支持方認為教師評鑑機制能汰弱留強,也能督促教師精進本職學能,但反方指教師為了評鑑要額外準備報告,是種折磨,若有教師怠惰,校方應不鄉愿、勇於糾正,而非走教師評鑑的回頭路。
蔡姓國小家長說,她小孩的老師竟讓學生一學期十八堂課都在跳繩,她聽到時差點昏倒。某國小校長也說,不少年輕教師做了很多事,但公教年金改革讓許多資深教師不急著離校,領高薪卻不動,讓年輕教師灰心。
蔡姓家長認為,少了評鑑,部分老師不會主動研習,增進自身能力,加上薪水又是照年資領,對認真老師不公平,久了可能也會讓認真的老師覺得沒必要花過多心力在教學,劣幣驅逐良幣。
新北市白雲國小校長洪國維說,國內校長普遍盼教師評鑑可落實,對好的老師鼓勵,對不認真教學的老師能要求改進或汰換,對學生是好事。但他也說,若要重啟評鑑,相關單位應討論配套,讓教師團體能接受。
但有國小老師說,教師評鑑當初被封存是因評鑑繁瑣,教師要用額外花時間準備資料報告,倒不如校方發現怠惰的老師要勇於糾正,必要時讓他們退場,才能讓認真的老師有進步的動力。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也說,新課綱上路後,中小學教師每學年須公開觀課一次,學校已有既定機制能確保教師上課品質,若要再啟動評鑑機制,沒任何意義,且有違行政減量。
教育部則定調不走回頭路,教師如有疑似教學不力,學校可依相關規定,五日內舉行校事會議,由學校自行調查輔導,或向主管機關申請教師專業審查會調查或輔導教師。調查後仍未改善,可移送教評會審議,處以解聘或不續聘。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